唐代最倒霉考生-羅隱,用14字概括了諸葛亮失敗的一生!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時間轉瞬即逝,高考也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這幾年的努力與付出都隨著一張試卷煙消雲散。長安三千燈火,幾家歡樂幾家愁。在古代,也是同理。所謂寒窗十年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今天要談的這位作者先後考了10次都沒有中,卻在一首紀念詩中展現了自己的驚人文采。這位作者就是唐代最倒霉考生-羅隱,這首詩就是《籌筆驛》。
《籌筆驛》唐-羅隱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劉備三顧茅廬,那份對天下蒼生的責任心感動了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拋棄了隱士的身份,離開南陽,為劉備分憂。這麼多年,經歷無數生死危機。征戰天下,絕代智謀,運籌帷幄。所謂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莫不如是。當一件事注定要你做成,就好像老天跟大地都給你力量。但是如果注定做不成,即便是古今第一謀士也無可奈何。
丞相率領無數文臣武將多年打下來的基業,卻被劉禪輕易就丟掉了。如今再看那岩石旁無情的江水,卻吞噬了多少多情的英雄。就好像懷念從前那些成為美談的經典故事,而今只剩江河在不停的繞著當初的戰場流淌、奔騰。
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相信一定飽含深情。先寫創業之由,再寫創業之難,然後感歎新創之業輕易丟失,最後懷古的複雜心情。第一句的「拋擲」二字,既體現諸葛亮為救天下的決絕。又表達了作者彷彿置身其中的豪情征戰的心情。第二句的「盡」,字裡行間體現那種心酸,從風華正茂的少年,到最後成為不足花甲的老人。這一個字概括而來諸葛亮的艱辛,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負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壓力。
三四句同樣概括諸葛亮傳奇的一生,那些驕傲與無奈。初出茅廬,舌戰群儒,罵死王朗,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到最後的六出祁山,長明燈破滅。作者闡述的是生命大道循環自有自然之理。該注定的一切注定罷了,誰也改變不了。
最後兩句的感歎可謂良多,譬如,杜牧說過「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蘇軾說過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與這兩句很相似。對往事的懷念與自身經歷的悵然,那過往的一切,何恨不能言。「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十四個字,堪稱懷念諸葛亮詩句中經典的兩句,道出了其成敗的原因。
全詩既有蒼勁的筆力,又不缺自己獨到的見解,但這樣的文筆考了好幾次都不中,唐代高考的難得可想而知,怪不得詩人孟郊高中後會寫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豪言。這首詩最倒霉考生的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和小編討論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