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諸葛亮曾經六出祁山伐魏,卻都以失敗告終,最後還不幸身亡。這是什麼原因呢?依小編之見,原因共有以下幾點: 一、蜀道艱難,運糧不便。 去攻魏國,捷徑就是去攻長安,然而去長安的路除了陳倉外,其餘小路盤涉艱難。只要魏軍在陳倉艱守不出,就很難進攻長安。在諸葛亮二出祈山時,便是陳倉守將赫昭使得蜀兵不得向前,最終只有帶兵回漢中。
二、蜀國智謀之士較少。 大家一定聽過「孔明揮淚斬馬謖」這句話吧?當時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恃於街亭。蜀軍參軍馬謖自告奮勇要求去守街亭。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但馬謖對兵法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而街亭是蜀軍咽喉之路(據點),被奪則蜀兵必敗,馬謖不聽勸告,在山上屯軍,被魏軍斷水且以火攻破之。不可不謂蜀中無人矣!且蜀軍後來也只有姜維這一智謀之士,何為不敗?
三、 魏將較多,而蜀將較少。 當時蜀中馬超、黃忠、關羽、張飛等猛將皆死,勇者只剩趙雲、魏延,但趙雲不久又死,魏延則早有反心。魏國卻又出現個司馬懿,他善用兵,及諸葛亮心腹之患,更兼張郃、曹真、郭准之勇,怎能輕易敗於蜀軍?而後又有鍾會、鄧艾、司馬昭、司馬師等一班文武雙全之人,竭力輔佐,魏國實難攻破。
四、 後主聽信讒言。 在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苟安因途中喝酒怠慢運糧時間,被諸葛亮杖打八十,懷恨在心,便投降魏軍,當時魏軍正節節敗退,司馬懿便叫苟安去成都散佈謊言說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將篡國,後主聽後,使人差孔明回,又一次半途而廢。又一次即第五次出祁山時,都護李嚴因籌糧不濟,恐孔明怪罪,便妄奏天子,說東吳兵犯,後主便再次命孔明撤軍御吳,又一次壞了好事。這些都要歸結於「扶不起的劉阿斗」——後主懦弱無能,寵信宦官之故。
五、 司馬懿智謀過人。 在諸葛亮大破魏軍時,魏主曹睿讓司馬懿總領大軍。從此,諸葛亮就不再容易取得勝利了。正所謂「一生難得逢敵手」。諸葛亮和司馬懿各顯才能,各有勝負。可以說,若魏國沒有司馬懿早就被蜀國所滅了。 六、 天意弄人。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在諸葛亮與司馬懿最後一戰時,諸葛亮成功地誘司馬懿進入了上方谷,隨後以平生最擅長三大攻——火攻燒之,就當司馬懿已手足無措時,忽然狂風大作,黑色漫空,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司馬懿因此逃過一劫。而諸葛亮也因此身染重病,不久於人世。可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相關內容: 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