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播所作的《見美人聞琴不聽》,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世上美好的事物向來很多,大抵需要有一顆善於欣賞的心靈,和一雙勇於發現的眼睛,還要有一支能夠表達的妙筆,從而可以生花呈現給他人。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慷慨分享,應該是這個世間最動人的美德之一。
如果想要在這塵世找到一樣最美好的事物,我想,大抵就應該是「女子」這個造物主都要嫉妒的精靈莫屬。「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北方有美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延年《歌一首》)……看,自古至今,描寫女性的詞語和詩句簡直不要太多,完全與我心有慼慼焉。
今天我們來看一首《見美人聞琴不聽》,這首詩大量用典,在短短的二十個字內,竟然使用了三個典故,但卻不令人覺得累贅,反而很好地把「美人」孤寂的心思給傳達了出來。
《見美人聞琴不聽》
【唐】李播
洛浦風流雪,陽台朝暮雲。
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
詩的作者是中唐詩人李播,字子烈,與著名詩人白居易友好。白居易在詩歌中,曾經不吝地稱頌他「動筆詩傳鮑謝風」(《寄李蘄州》),但是遺憾的是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極少。白居易在其詩《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中,曾引用李播《悼故妓》兩句:「直應人世無風月,始是心中忘卻時。」然而,從中並不能看出「鮑謝風」來。
相反,我們可以從李播流傳下來的兩首半詩歌作品中,發現他的寫作內容大抵總是圍繞在女性周圍。這樣一來,他給大家造成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卻是流連花叢不為「正事」之人。我們再次聯想到他的友人是白居易,當翻閱一下白居易的官場坎坷經歷,忽然就明白過來他之所以如此的真正原因。
李播的聲名不顯,相對於那些「聲名遠播」的同伴,自然是屬於比較失意之輩。古代文人們的失意之後,或者遊戲人間,或者徜徉山水;或者風月無邊自快活,或者滿腔幽怨獨悲憤,反正是性格不同,各有選擇。至於對其中行為的判斷,孰高孰低,孰是孰非,仍然難以強求,屬於自在心意,豈能盡如人願。
我們先看前面兩句,「洛浦風流雪,陽台朝暮雲」,此處,詩人連用兩個典故,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足夠美麗。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不要緊,這說明你是一個現實的人,能忘懷地生活著也是挺好的。至少,不會產生一些與閱讀有關上的無用煩惱。
首句「洛浦風流雪」,這句詩演化自三國時期曹植所作《洛神賦》中的:「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政治人物,人送「梟雄」稱號曹操的兒子。有名的成語「才高八斗」就是講的曹植,南朝詩人謝靈運極其自負,曾對人講:『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斗』。」這意思就是說,除了曹植(字子建)值得他佩服以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裡,真正是目無餘子。
這一句詩既然引用了曹植的意思,那麼就可以很好理解其中的含義。曹植的《洛神賦》的第二段,對洛神的絕世美貌進行了大肆渲染,描寫得極為生動誘人,諸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可以說,完全是」色香味」俱全,描繪的是面面俱到,有許多詞語現在成為通用成語流傳下來。
次句「陽台朝暮雲」,這句詩出自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宋玉所著《高唐賦序》之中:「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後來演變成成語「巫山雲雨」,內容不能詳說,涉及到男歡女愛上面去了。然而,這其實是一個「拍馬屁」後的大大的誤會。
這個故事顯然混淆了聽者楚襄王與神女的關係,事實上,楚襄王只是一個「可憐的」傾聽者罷了。在《高唐賦》中,楚襄王聽了宋玉講的故事之後,大概是做夢夢到了神女。於是,楚襄王就讓宋玉寫了一篇《神女賦》,專門用來形容一下夢見的那個女子的美貌。僅此而已。和傳說中的那個「神女」搞「巫山雲雨」活動的,其實是楚襄王的前代先人。後來人,為什麼搞錯了對象?大概率是因為沒有詳細地閱讀過以上兩篇文章的緣故吧。
詩人在前面兩句詩中,寫了聞琴女子的貌美,寫了看見這個女子之後,許多男性的內心的「快活」想法。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詩人所要表達的內在意思,其著陸點並不是這些。詩人其實想要弄清楚,為什麼這個「美人」如此排斥聽別人彈琴呢?鋪墊完畢,最後的答案馬上就要見分曉。
末尾兩句「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雖然給出了答案,但是詩人仍然故作姿態,偏偏再次引用一個典故。以故事引述自己想要講述的主題,這應該算是詩人故意為之,從而在曲折的含蓄之中為閱讀者提供一點兒美好的懸念和趣味吧。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自從開始流傳以來,便注定會成為一段傳奇名著歷史。這裡面,值得人敬佩的並非用琴聲「勾引」卓文君的才子司馬相如,而是中國自古相傳的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這是一個奇女子,也是一個偉女子,是一個令她的那個負心老公都會「自形慚愧」的才女子!
我曾經說過,愛情故事往往會從美好開始,然而逐漸回落,慢慢地就將注定以悲劇收場。事實上,在美麗的傳說背後,常常隱瞞了那些瑣碎的生活細節,而這些東西才恰恰是造成「悲劇」的真正原因。比如司馬相如之故意彈琴,其本意就是以自己的「才華」來誘惑卓文君,那個時候的他根本就像一隻公孔雀的樣子。其意不純,其愛又怎麼能夠保持足夠的真呢?更不用說恆久。
相傳是卓文君寫就的《白頭吟》,其中內容很是能夠反映她的思想:「聞君有兩意,幫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把卓文君果斷乾脆的決心,表述得非常充分。這充分說明,她並不是一個懷柔之人,內心裡隱藏著剛強和堅韌。這是屬於一個真正的有內涵的女性的自白與宣言。我很欽佩這樣的女性,因為她們值得如此。
詩人在這裡道明美人聽聞別人彈琴之後,為什麼不願意傾聽的理由。美人哀怨,常喜顧影自憐。為什麼呢?大抵不外是,女大不中留矣。「少年男子哪個不鍾情?妙齡少女哪個不懷春?」這一切都是自然的、生物的本能。所以,詩人故意在此言明美人「似妒卓文君」。因為在如花似玉的時光裡,卓文君能夠幸運地遇上一個能夠為她彈奏一曲「鳳求凰」的男子。而自己呢?這是一個沒法明說的問題,也是產生妒忌情緒的源頭。
綜觀本詩,詩人巧妙借用各種典故與傳說,從多處角度開展描繪,把一個處於「懷春」階段的美人的心理,細膩而逼真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人的心理是複雜多變的,如何才能完美地傳遞出來,這是一個非常考驗技巧的藝術活動。詩人在此處便做得極其出色,能夠恰如其分地利用與女性有關的典故,巧妙地穿針引線,從而使其成為比較完整的線路,很好地刻畫出來一個充滿幽怨之情的女子形象。即便相隔遙遠的千載,如今仔細讀來,仍然顯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