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字季凌,唐朝時期詩人,描寫邊塞風光的五言詩尤為出色,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王之渙所作的《送別》吧。
人有悲歡離合,所以人會說:離別是為了更好地相聚;也會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實際上,我覺得離別之時的送別,其實不算什麼很困難的事情;真正使人難過的,反而是離別之後的獨處。那個時刻,彷彿老牛反芻,往日情景一一浮現眼前,此種滋味才真正是」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的。
《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對於唐朝詩人王之渙,明確知道其人的,大抵是因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一名句。
=王之渙遺留下來的詩歌作品,一共只有六首,其餘大多失傳。真的太過遺憾。據史載,在當時的詩壇上,王之渙其實挺活躍的,和同代詩人高適、王昌齡等多有詩歌唱和,許多詩作被人譜曲傳唱。然而,既然如此,為何會流傳下來如此之少呢?難以回答。
王之渙的絕句,大多比較清爽豁達,沒有那麼多的浮糜,也並不顯得繁麗。但如此寫就,卻並非就是淺陋,而是脫離「宮體」,自成一系,尤其「邊塞詩」多麼明快歡暢,豪氣縱橫。故靳能在《王之渙墓誌銘》中稱讚道:「(王之渙)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誠哉斯言!
開端兩句:「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把送別的地點和時間,首先交代得清清楚楚。地點:東門;時間:深春。此處「東門」,大唐都城長安青門,但凡離京東行者大多由此送別。《萬首唐詩絕句校注集評》裡,東門作「東風」,意仍可解。御河,當指護城河。
「楊柳依依,雨雪霏霏」,「楊柳」成為詩歌中的常用意象,只要讓人看見,不由自主地便會想到離別之情。春風駘蕩,楊柳成行,御河兩岸,青蔥繁茂,一不小心,便被裝飾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無數人流連忘返。
如此大好風光,當然是應該值得呼朋喚伴,攜手共游,吟詩作賦,暢想未來。可是終究還是「大煞風景」,面對這般美麗景色,我們的詩人卻在做悲苦的事情:送別。春天的景色愈是美麗,愈發襯托出來別離之時的憂傷之苦。所謂「悲莫悲兮生別離」,當作如斯觀。
末尾兩句:「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這裡講述了當時的風俗,送別友朋之際,常常會折柳枝相送。折柳一詞,最早見載於漢樂府《折楊柳歌辭》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這首樂府深深影響到唐朝文化習俗,送者、行者常折柳以為留念之意。
詩人在此,不去寫自己送別之時的表現,反而忽然盪開一筆,卻故意去寫楊柳樹的眼前狀況。楊柳樹枝遭到眾人的攀折,現在看上去非常淒慘,這種悲苦的模樣完全使人不忍目睹:「只因登程常折柳,橋畔岸邊皆禿枝。」原因何在?就是因為這段時間,來此送別的人太多的緣故,所以才有這種現象發生。
在這裡,「攀折苦」之苦,應該包含著兩重意思:一是楊柳樹不堪被人攀折之苦,這是來自人為的磨折;一是送別雙方內心的那種別離之苦,同樣來自於人本身的行為。這兩種「苦」被一條繩子給無形之中牽扯在了一起,這根「繩子」就是人類豐富的情感。此處,特指「送別之情」和「離別之苦」;而楊柳,實際上,只是作為一個「受害者」的形象而出現的。然而,正是它的這種「悲慘模樣」,才造就和襯托出人類自身所具有的情感的更加真摯性質。
於是,我們便可以明白「折柳」習俗何至於如此流行。想來「柳」諧音於「留」,必然有很大的關係;畢竟,人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美好的願望,寄托在同類相關的事物之上,從而表達自己的普遍情感需求。如果更加細緻地深究,就會發現楊柳的生長特性,便是容易成活,折柳一枝隨意插入泥土,稍微照顧便能成活。這種旺盛的生命力的意志表現,應該才是楊柳能夠吸引人們真正關注的重要原因吧。
相關內容: 王之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