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字子壽,號博物,唐朝開元年間宰相,也是個文學家、詩人,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後人。擅長髮展五言古詩,對嶺南詩派的開創起到啟迪作用。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張九齡所作的《奉和聖制經函谷關作》吧。
張九齡的在其作《望月懷遠》中開頭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單單只此一句,就足以名載詩史。對於這些廣泛流傳的詩歌,想來大家都是耳聞目睹久矣,不說能夠全部背誦,但脫口而出其中名句,卻是毫不費力氣的。我卻偏偏不去順大流,傳唱那些名家們所被人耳熟能詳的名篇名作;自顧去鋪滿灰塵的古書堆裡,撿拾那些被人逐漸遺忘的詩作。
長期以來,頗喜翻看古人詩作,對於那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家名作,當然是心嚮往之。但是終究是囿於自己的拙笨,不能深入其內,咀嚼其精神,吸收其精髓,也算很大一件遺憾事情。或許正是因此緣故,為了彌補內中憾事,近來又開始翻看古籍,憑借自己個人理解,結合前人評注,試圖妄加得到幾分隱藏詩作裡面的衷情。
大量接觸其中的名氣不大的作品,帶上少量名家大作,總算讀出來幾許屬於自己的意趣。然而個中困惑與焦灼,煩躁和憤懣,從生活裡擠了進來,往往牽扯自己無法靜心,常常是「詩中有真意,欲尋又忘懷。」堅持既久,慢慢地脫離當初的想法,不再強求順遂如意。
在我狹窄的會意裡,每一首詩歌作品,都有其存在的獨自意義,和別樣趣味。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從其間找尋什麼大義呢?如果說有什麼能夠與大義相提並論的,那麼當然莫屬於平凡的生活場景。基於此,那麼從一個字裡能夠看到淚光,也可以在一個詞中找到笑容,更應該在一句詩上發現愛戀,或許,這才是詩的本真所指向。
《奉和聖制經函谷關作》
【唐】張九齡
函谷雖雲險,黃河已復清。
聖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只要看到這個詩的題目,「奉和聖制」四個字,便清楚交代了作者寫此詩的全部背景。大抵命題作文或作詩,就是如此來的。身為官場中人,張九齡又怎麼能夠脫逃此中「牢籠」呢?一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笑話。
所以說,這明顯就是一首「奉和詩」。唐玄宗曾經寫過一首《經函谷關作》的詩,現在已經失傳。由此可見,一來詩寫得的確不怎麼樣,二來明顯唐朝對於皇帝的「才華」沒有清朝「重視」,畢竟乾隆可是憑借一己之力「抵擋」了一部《全唐詩》。
唐詩能夠成為唐代文化遺產方面的代表,其實與大唐歷朝歷代的極其重視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由於朝廷的格外關切,所以才會出現燦若星漢般的盛唐詩壇景象,那些才華出眾的詩人們各以自己的表現方式為生命唱響讚歌,從而流傳千載,惹人神往。
我們還是閒話少扯淡,回到張九齡這首詩來。在本詩的開頭兩句,「函谷雖雲險,黃河已復清。」詩人直接上手,幹什麼?開動馬力對皇帝進行「拍馬」。想來詩題裡那個「奉」字,果然用的在理,清清楚楚講的就是一個「奉承」關係。至於「和」什麼的,就是跟隨皇帝的腳步走,然後對他進行一番狠狠地「誇讚」。
詩人連續用了兩個比方,以此來顯示天下何等太平,聖人有為。函谷關,大秦帝國首建,因為築關深谷之中,彷彿「函」一般,故用此名。這裡的函,就是盛裝物品的匣子,形狀峽谷之深貌。函谷關易守難攻,自古以來,此地便是天險要塞,用來抵擋外來侵襲。
黃河水清,這是典故,或者說是一個希望,它來自於普通百姓的熱誠期許。與此有關的最早記載,見於三國時期魏人李康所著《運命論》中:「夫黃河清而聖人生。」與「聖人」相關聯,此處言下之意,當然是藉以歌頌當代大唐的「聖上」唐玄宗陛下。
通過上面兩句的「歌功頌德」,讓大家知道了「聖人」之功德,於是接下來的兩句:「聖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唐玄宗認為,如今天下,關內關外,皆是大唐皇朝所統轄之地,哪裡還用人為分隔而成兩個地理區域。如此以來,函谷關便自此失去其天險地位,重要性蕩然無豐收,只剩一座空落落的城池屹立,任憑風雨剝蝕。
果然,「奉和聖制」也是需要有關經驗和相應水平的。一笑。詩人在有限的範圍之內,當然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學水準的。但是,在固定的場景裡,把握到某些「套路」並且能夠以此成章,未嘗不算是學問。生活著,哪裡全部都是順風順水的,偶爾難免風吹雨打,挺過去就好,一定是風和日麗。
所以,分析本詩,就很能夠察覺一些問題,即便是最耿直的張九齡,在固定的環境之中,也必然會做出相應的改變,從而去讓自身適應環境,而不是妄想去用一根棍子撬動地球。生活並工作著,不是讓我們去用頭使勁地撞倒南牆,也不是讓我們非要去拚個魚死網破,而是要讓我們學會和光同塵,善於攻略人生,借力打力。或許,這便是人生吧。
相關內容: 張九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