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圖》是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設色畫,原作已無存,現只有宋代臨摹本存世。該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斫琴圖》中有14人, 或斷板、或制弦、或試琴、或旁觀指揮, 還有幾位侍者(或學徒)執扇或捧場。《斫琴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鑒別古琴年代有著極大的價值。從《斫琴圖》分析,魏晉時期琴的製作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規範。
畫作內容
《斫琴圖》描繪古代文人學士正在製作音色優美、頗具魅力的古琴的場景。畫中有14人,或斷板、或制弦、或試琴、或旁觀指揮,還有幾位侍者(或學徒)執扇或捧場。因畫中表現的多是文人,所以都長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肅穆、氣宇軒昂、風度文雅。人物衣紋的線條細勁挺秀,頗具藝術表現力。此畫與顧愷之的其他作品一樣,畫面中如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既能傳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徵, 也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人物的內在性情。
在《斫琴圖》上鈐有「宣和中」、「柯氏敬仲」、「孫承澤印」、「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藏印,說明此圖自經北宋內府以來流傳有緒,是迄今僅見的一幅描繪製琴過程的古畫,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反映樂器製造內容的繪畫作品。
創作背景
魏晉時期,政治黑暗,清談玄學之風盛行,隱逸高士以琴聲來寄托遺世獨立的情懷。與顧愷之同一時代的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中,共有八個人物,其中有兩個在操弄古琴。嵇康「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形象,成了隱逸高士的精神象徵。
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的《斫琴圖》,可惜原跡不在,現在人們所見到的是宋人的優秀摹本。
藝術鑒賞
構圖
這幅圖描繪的是古代文人學士制琴的場景。由於沒有具體的歷史故事背景,也沒有相關的文字說明,因此很可能是脫離文字的故事性而強調人物的各自特徵。從畫面上看,也確實難以找到故事發生的連貫性和時間的遷移性特點,只是呈現一個製作場面。各人製作的工藝雖有個同,但從畫面的空間佈局上看,工藝流程的先後次序不明顯,而且人物之間的關係也缺乏確定性與連續性。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敷演,表達一定的倫理道德觀念。此畫恰在這一點上忽略不計。
形象
《斫琴圖》中所繪人物,或挖刨琴板,或上弦聽音,或製作部件,或造作琴弦。畫面寫實而生動。其中琴面與琴底兩板清楚分明,琴底開有龍池、鳳沼。說明當時琴的構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兩塊長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鑒別古琴年代有著極大的價值。
技巧
顧愷之用如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描繪出文人長眉修目的面貌和氣宇軒昂的氣質。這種線描畫法的特點是:細條均勻、圓潤、挺秀、柔中帶剛,用筆使用中鋒,行筆慢,力量含蓄,富有優美的韻律感。後人稱為「高古游絲描」或稱「春蠶吐絲描」。
顧愷之表現人物內心的神態時,也頗有心得。比如,右上角一文士獨坐與一方長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撥動,其目光卻駐與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貫注傾聽狀,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另外,在人物與人物的佈局上,顧愷之刻意營造了「留白」和「氣」。空間在表面上是不存在的,畫布上的人與物在表面上也就閒的獨立與分離,然而空白中卻運行著無名之氣,虛中含實,充盈畫面。
研究價值
《斫琴圖》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狀,對研究古琴形制、鑒別古琴年代有著極大的價值。這說明古人對琴材的選擇有複雜的程序,尋找優質木材的過程也有無窮樂趣之事。
從《斫琴圖》分析,魏晉時期琴的製作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規範。從畫面上看,似有兩種古琴,它們都是全箱式,琴身出現了額、頸、肩等區分,但圖中兩種古琴造型仍與漢彈琴俑的大體一致。這一樣式的琴體還可見於河南鄧縣北朝彩繪畫像磚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圖》以及陝西三原唐初李壽墓線刻壁畫伎樂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