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春寒》:詩人將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

陳與義《春寒》:詩人將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

陳與義《春寒》:詩人將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

古詩賞析

陳與義(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陝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從眉州遷居洛陽,故為洛(今河南洛陽)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詩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後期雄渾沉鬱;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豪放處尤近於蘇軾,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陳與義的《春寒》,一起來看看吧!

春寒

陳與義〔宋代〕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其實,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聖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鋪墊。「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聯繫到下文,不僅有風,而且有雨,春寒料峭中,日日風雨,淒冷無比。更何況詩人還流離失所、漂泊無依。由己及物,想到滿園即將吐蕊發芽的花木,禁不住有些擔心。「怯園公」此三字,道出了詩人心境:既怯花不發,又怯花發遭雨打。

儘管有些心情,但孤寂的詩人還是希望尋覓到些許的安慰。當他看到園中海棠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宋祁詞《錦纏道》曰:「海棠經雨胭脂透。」海棠經雨打風吹,像濕透的胭脂一樣,會有所殘敗。但詩人眼中的海棠,卻是那樣的傲然不屈:「不惜」嬌色、「獨立」風雨。花木不會有什麼情感,有情的只是詩人,詩人「情眼觀物」,便萬物皆有情了。此時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詩人的化身——風流,雅致,卻還有孤傲的品格。

此詩作者開海棠喻己之風,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貶官遭際。而陳簡齋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不僅風致,更具品格,正是他流亡時的寫照。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詩的上乘之作。聯繫到「靖康之難」後大多北方的宋人被迫漂泊他鄉,這首詩也就獲得了超越個人情懷的普遍品格。

相關內容: 陳與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