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神話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文殊,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其形如童子,身紫金色,右手持金剛寶劍,象徵智慧之利;左手持青蓮花,象徵智慧的高潔;坐騎為一獅子,象徵智慧之威猛!
我們知道,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在歷史上真有其人,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南部,一說印度北方邦北部)的釋迦族人。那麼,文殊菩薩在歷史上也真有其人嗎?
文殊,全名文殊師利,是大乘佛教的首席菩薩。對文殊菩薩的信仰,是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壯大、流布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回到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發展歷史中去找尋。
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捨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據說文殊一出生就會說話,像童天子一般;和釋迦牟尼一樣,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顯示出他的不同凡響。
在釋迦牟尼傳教說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終追隨左右,成為釋迦牟尼的得力助手。佛經中載有他的諸多事跡,如仗劍逼佛、探望維摩詰、雪山弘法等等。他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被稱為「法王子」。許多大乘經典還稱他為「導師」——享有這樣的尊稱,在釋迦牟尼弟子中是罕見的。
在佛滅度後,文殊又與彌勒、阿難一起,帶領許多佛門弟子,來到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從而使大乘佛教賴以傳世,並且發揚光大。文殊是大乘「空宗」的奠基者,彌勒是大乘「有宗」的奠基者。
當然,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按照通常的觀點,佛滅度後五百年內,佛經共有四次結集,分別是:佛滅後三個月,由迦葉尊者召集,在王捨城外的七葉窟中舉行的「五百結集」;佛滅後百年時,由長者耶捨召集,在毗捨離城舉行的「七百結集」;佛滅後236年,在阿育王護持下,以目犍連子帝須為首,在華氏城舉行的第三次結集;佛滅後400年,在健馱羅國迦膩色加王的主持下,以世友菩薩為首,在迦濕彌羅城舉行的第四次結集。
這四次結集,皆為小乘經典的結集。而大乘佛教認為,在佛滅後二十年,還有一次大乘經典的結集,即上面提到的文殊、彌勒和阿難在鐵圍山舉行的結集。不過,對這次結集,由於資料缺乏,論據不夠充分,今天很多學人持有疑異;包括對文殊、彌勒等大菩薩,也被認為是「純粹想像出來的人物」。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佛滅度後的第一次結集時,原始佛教就產生了裂痕;到佛滅度百年後,又因「十事非法」或「大天五事」,導致原始佛教最終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並進一步分裂為十八部(一說二十部)。
在部派佛教後期,大乘經典開始流行。傳統的上座部佛教不承認這些經典的地位,認為這些經典皆非釋迦牟尼佛所說,於是有「大乘非佛說」或「大乘是魔說」這樣的說法出現;而大乘佛教徒則認為,大乘佛法為佛陀所說,只是因為機緣未成熟,眾生無法接受,因此密而不傳五百年。
從理論上講,至少有兩種可能:其一,大乘佛教是在部派佛教時期才興起的,其經典為大乘宗師們(如龍樹、無著、世親等)所著,而托名於佛陀所說,當然,其思想主要還是源於佛陀,正所謂「佛為法根,法從佛出」;其二,大乘佛法為佛陀所說,文殊、彌勒等為傳大乘佛法的佛陀弟子,但在佛滅後,傳統上座部佛教佔據優勢地位,在第一次結集時幾乎剪滅了大乘思想,致使大乘佛法湮沒了數百年。
此外,與小乘佛教相比,大乘佛教著力神化佛陀,提倡「菩薩行」,並把菩薩也神化了。這就使得大乘菩薩們的歷史面目更加模糊不清。後人對此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文殊、彌勒、觀音、普賢等大乘菩薩,在歷史上實有其人;有人認為他們有歷史原型,但後來被神化了;或者認為他們不是具體的某個人,而是在大乘佛教發展過程中眾多傑出人物的符號化代表;還有人則認為,他們就是純粹想像出來的、供人膜拜的偶像。
今天,要搞清楚文殊、彌勒等菩薩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看來是不太可能了。大乘佛教相傳,文殊、彌勒與阿難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後,由阿闍世王寫就,並交給了娑竭羅龍王保存在了龍宮之中。這個「龍宮」在哪裡呢?日本學者湯次了榮說:「為南海之孤島。」我國當代佛學家呂澂認為「大概就是北印度龍族所住之處」。而從「龍宮」中取出大乘經典的人,據說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樹菩薩。他也被尊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家、奠基人以及文殊法門的傳人!
相關內容: 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