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仕途艱難卻依舊心懷國事。杜甫被譽為「詩聖」,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十分深遠。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杜甫所作的《春望》吧。
一個人的心路歷程,會在他的文字之間顯露出來,就算再隱曲的表達,也會折射出內心的真實。杜甫,一個現實主義色彩特別濃郁的詩人。我們從他的詩篇中,窺見時代的投影和他自己的生活軌跡,是並不太費力的一件事,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詩,具有了「詩史」的性質:不唯是國家的詩史,也是他自己的詩史。
安史之亂爆發後一年(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即唐肅宗。尊還蒙在鼓裡的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覺得大哥既然可以隨意登基,便去廬山請了李白出山,準備造反。江陵長史高適則看穿了這一切,迅速報告了唐肅宗,並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
而這同一時期,當年三人(李白,杜甫,高適)同游梁宋,留下千古詩話的大唐詩歌兄弟天團裡的杜甫,選擇了去投奔新君唐肅宗。結果走到半路,被叛軍抓了,押送到長安,後調查發現他沒有關押價值,便把他放了。於是,杜甫只能夠孤身一人在被叛軍佔領的都城裡流浪,因為城外是郭子儀的大軍。
巍巍的終南山,還是聳立雲霄;清清的渭水,還是奔流不息。杜甫不禁沉痛地說:「祖國的河山還是那樣美好,但是已經換了主人。」春日裡,花兒還是開得那樣鮮艷,鳥兒還是唱得那樣婉轉。他又無限感慨地說:「花兒呀,你不要開得那樣鮮艷;鳥兒呀,你不要唱得那樣婉轉,因為這只能使離亂中的人們更加傷心。」這個時候已經是757年三月了,春色滿都城,杜甫卻餓得不成形,感慨之餘,他寫下了著名的一首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說,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一個春天,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一個「濺"字,運用了擬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當時面對國家衰亡的無奈感慨和綿綿愁緒借用花的濺淚表現出來。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兩句,用連續的長時間戰亂來襯托家信的珍貴,側面描寫了戰亂中親人失散、難有音信的現實狀況。「烽火連三月」扣前面「感時」,「家書抵萬金」扣前面「恨別」。這兩句又比前面兩句的描寫更深了——戰火不斷,家人失聯。此時的一封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引人共鳴。
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用詩人自己的狀態,來表達對國家現實狀況的憂慮、焦急、無奈,通過白髮、掉發,將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藝術地呈現出來。詩人由前面的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最後自己的衰老。 「白髮」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深沉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清代陳衍在《石遺室詩話》說:老杜五律,高調似初唐者,以「國破山河在」一首為最,近代在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引吳汝倫的觀點評價《春望》:字字沉著,意境直似離騷。
相關內容: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