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坐穩了中國兩千多年來文化領域的頭把交椅。所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孔子」,歷朝歷代為表「尊孔」,在對孔子的稱號上可謂煞費苦心,不遺餘力。他的尊號有「天縱之聖」、「聖人」、「萬世師表」等,時至今日仍然影響著中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生存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王道既微、諸侯力政、禮崩樂壞」的時代。當時胸懷治國理想的孔子曾表示如果有人用他來治理國家,一年見效,三年事成。但由於當時「百家爭鳴」,孔子的政治生涯一波三折,最多也就算一個「教育家」。
「孔子」和「孔夫子」是對孔丘最早的尊稱,後來孔子學生們將他尊稱為「聖」,但「聖」在當時也並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稱號。後來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們將「聖人」推上了新的高度,不僅要頭腦聰慧,還要品德高尚。後來孔子還在世時,就被譽為「天縱之聖」和「天之木鐸」,這都要歸功於他的弟子們和《論語》。
孔子五十多歲的時候,曾在魯國做到了「大司寇」一職,但在齊國干預下,孔子不得不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後來年近七十的孔子被迎回故鄉後,被魯國尊為「國老」。孔子逝世後,魯哀公尊孔子為「尼父」,這也成為了孔子的首個「官方敬稱」。
漢武帝時,儒學迎來了發展的巔峰,孔子入世的政治理想也在加工改造後得以實現,孔子從此成為思想界的大師。在漢朝,漢平帝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位列頭等爵位,「宣」有「聖善周聞」之意,此後的許多朝代也都用「宣」字作為孔子的謚號。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也曾在途徑曲阜的時候祭祀過孔子。
司馬遷的《史記》對於奠定孔子的地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司馬遷本人對孔子懷有極高的好感與崇敬,《史記》中有200多處提及孔子,引用孔子言論近100處,並將孔子與歷代王侯將相相提並論。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更是以孔子繼承人自居,而孔子「至聖」的稱號便來自《史記》的《孔子世家》中。
漢代之後,從魏晉到隋唐,儒學逐漸失去領導地位。尤其是唐高宗以後,朝廷更加看重道教,孔子的地位也一直未能有所突破。直到南宋朱熹的出現,讓宋代理學發展達到了巔峰,讓儒學恢復了生機,也確立了儒學此後發展的基本面貌。而出自朱熹之口的「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也得到了天下的認同。
到了明朝,朱元璋「願與諸儒講明治道」,儒學進一步理學化。但由於明成祖朱棣滅了方孝孺十族,很多儒學家都退隱修身,儒學發展受到了影響。儘管王陽明的心學在發揚儒家思想上功不可沒,但嘉靖皇帝因為「名不正言不順」,去除了孔子的「王號」和「大成文宣」之稱,從此孔子由「王」變成了「至聖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