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李白、高適、岑參等人都有很密切的來往。王昌齡的詩作以七絕見長,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被譽為「七絕聖手」。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王昌齡所作的《芙蓉樓送辛漸(其一)》吧。
柳枝柔美,諧音同「留」,有「借別懷遠」之意。所以古人在送別時,有折柳相贈的風俗。無論是鮑照的「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還是李太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無不是在送別之時,折柳以寄情。
提起送別詩,不得不提唐代的七絕聖手——王昌齡。王昌齡一生幾經大起大落,也曾投筆從戎,卻多次遭遇貶謫。而每次被貶謫,便意味著要和摯友離別。
王昌齡,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三十歲時,王昌齡進士及第,曾擔任江寧(今南京)縣丞,故有「詩家夫子王少伯」之譽,著有《王少伯集》。因其作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故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體裁以「離別」、「邊塞」、「宮怨」為主。
其中一首送別詩可稱千古名作,便是這首《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此詩作於天寶元年,王昌齡出任江寧縣丞之時。詩題直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王少伯在芙蓉樓上送別好友辛漸。詩中的芙蓉樓現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
王昌齡在一個寒冷的雨夜,來到吳地。天亮就要送別好友辛漸了,之後,就會只留他一人的孤影。
「寒」、「孤」為後面的送別做好了鋪墊,渲染了孤寂的氣氛。那一夜,他輾轉反側,想到明日就要與友人離別,根本無法入睡。那一夜,太長。天終於亮了,他起身,更衣,努力掩飾內心的傷感與不捨,換上微笑的模樣,去見好友辛漸。
二人在芙蓉樓見了面,吃了踐行宴,勸君更盡一杯酒,再三囑咐彼此珍重、一路平安。還是到了最不喜歡的離別時刻,辛漸也許是江寧唯一懂他的人,如今這知己要離開此地了,怪不得他用一「孤」字來形容自己此時的心境。
少伯告訴辛漸,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他打聽自己,請他代為轉告:少伯的那顆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無暇,從未被世俗玷污。
「一片冰心在玉壺」借用了南朝宋文學家鮑照的《代白頭吟》中的「清如玉壺冰」。唐開元名相姚崇也曾作下《冰壺誡》:「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故以「冰壺」喻「君子之德」。
「玉壺」現多用來比喻人的純潔、清白的情操,也寓意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人心地的純潔,性情淡泊。皆言「詩如其人」,王少伯借用「冰心」和「玉壺」,足以看出其德行、品性、境界和情操。
正如戰國時期的謀略家、縱橫家的創始人鬼谷子所說:「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王昌齡並非不懂圓滑的人情世故,他想讓親友們放心,無論自己身處何位、何地、何境遇,自己心中依然會保留那份純真,這份珍貴的本心是不會變的。他想讓親友們知道,他還是那個他,會一直是那個他。
也許,正是因為王昌齡對本心的堅守和獨特的為人處世哲學,才會吸引這麼多名人好友與其交往甚深。在貶謫之路上,除了辛漸,王昌齡與李白、王維、王之渙、岑參、高適等人都是摯友。他不僅為摯友寫送別詩,摯友也為他寫過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