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春寒》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春寒》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詩詞問答

陳與義《春寒》賞析

春寒

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注】巴陵:湖南嶽陽的別名。怯:怕,這裡讓人感到畏懼的意思。園公:作者自注「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胭脂:形容海棠花色。杜甫《曲江對酒》:「林花著雨胭脂濕。」宋祁《錦纏道》詞:「海棠經雨胭脂透。」

【賞析】

作於建炎三年春,陳與義在岳陽,從岳州太守王摭(字粹翁)那裡借得後圃君子亭居住。亭下有海棠樹。陳又有《陪粹翁舉酒於君子亭,亭下海棠方開》、《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等詩。

「不惜」、「獨立」,寫出花在雨中之風致。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經是新花嫩葉裝點著春光了。這時候,人們所希望的是風和日麗,蜂蝶紛紛,把春光點綴得更加濃郁。可是事情常常不如人意, 如果寒潮夾著風雨侵襲來了,就會發生「倒春寒」,這些花兒葉兒就要遭受摧殘。陳與義(一○九○——一一三八)在北宋「靖康之難」中避兵到了巴陵(今湖南嶽陽),借居在一個小園裡,自號「園公」。他在花園裡守護和培育花木,在料峭春寒之中,不免憂心仲仲(chōng),關心著百花的命運。

「二月巴陵」,指明了地點和時間。「日日風」,可見春寒的持續。說「風」也包括了「雨」,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把風雨兩字拆開來,這裡和第四句互相照應。在風雨不斷地侵凌下,已經開放了的花朵就會飄零,未曾開放的蓓蕾也不會吐蕊,春光就蕭索了。這種沒完沒了的壞天氣,對春天的新花嫩葉來說,是一場災難。「了」,完結。「怯」,害怕。「怯園公」 是倒裝句法,就是「使園公擔驚害怕」的意思。下面,筆鋒一轉,寫出一個振奮人心的情景來了,不料在這非常惡劣的天氣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風雨中開放,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足見天地之間的生機是扼殺不了的。海棠, 在唐宋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名花。因為它非常嬌嫩,有人用它來形容女性的嬌柔,所以詩人對鮮紅的花朵是用「胭脂色」來形容。這樣的花枝,受得了寒鳳冷雨的侵凌嗎?不能不令人擔心。可是,在雨昏雲暗的景色中,卻看到海棠花挺身獨立,雖然寂寞,但也昂揚,自己的「胭脂色」會被沖刷掉, 也毫不可惜。這兩句詩中所流露的心情,是驚訝和喜悅!

草木是沒有情感的。它的開花,並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詩人賦與它感情,認為此時此地冒寒開放,表現了一種剛健挺撥,不惜自我犧牲的精神。於是,在「濛濛細雨中」「獨立」無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這兩句把海棠刻畫得生氣勃勃,正是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情懷。

「靖康之難」,對宋朝統治下的漢族人民,當時的確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變動。陳與義在流離奔走之中,有著淒涼慷慨的情懷。他的某些詩篇熱情歌頌了民族反侵略戰爭。這首詩雖然是寫的雨中的自然景色,也同樣反映了時代的戰鬥氣息。

譯文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颳風下雨,從不間斷。料峭的春寒,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看,在風雨的侵襲之下,已經開花的花朵凋零了。尚未綻開的蓓蕾不吐艷了。園林中的新花嫩葉全在寒風冷雨中蕭瑟。這怎不叫人擔心害怕呢!瞧,那邊短籬旁,嬌嫩的海棠,居然毫不吝惜自己鮮紅的花朵,挺身獨立在寒風冷雨中,燦爛地開放著。

賞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其實,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聖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因此,頭兩句的「風」「寒」就不僅僅是自然界的風寒,更主要的是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風飄絮」,詩人則「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後兩句詩人用類似於刻劃松、梅、菊、竹的手法來寫海棠,說它傲然「獨立」於風雨中,哪怕有損於自己美麗的「胭脂色」。海棠的風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現。詩人點化杜甫的「林花著雨胭脂濕」,別創意境,不但更具風致,而且更具品格。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雅致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上乘之作,這就是詠物詩創作的訣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