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人》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思遠人》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思遠人》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詩詞問答

晏幾道《思遠人》

紅葉黃花秋意晚2,千里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譯文

木葉紅,菊花黃,暮秋寒意深,思念千里遠行人。飄飛的浮雲已然過盡,南歸的大雁杳無音信,哪裡才能寄出我的書信?

淚水彈灑不盡,任它臨窗滴落,就著硯石研成淚墨。漸漸寫到離別淒楚,離別情深處,那紅格箋紙竟也黯然失色。

註釋

1思遠人:晏幾道創調。詞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為調名。

2紅葉:楓葉。

3旋:便。

4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人。

5彈:揮灑。

6別來:分別以來。

7情:指相思之情。

8紅箋:紅色的供題詩寫信之用的精美紙張。

寫作背景

作者閨中念遠懷人。

賞析

起首兩句,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境,又點染烘托主題。一「晚」字,暗示別離之久,「千里」,點明相隔之遠。兩句交代了時間和空間,給下文留了鋪展的餘地。「飛雲過盡,歸鴻無信」兩句是客:「何處寄書得」一句是主。鴻雁,隨著天際的浮雲,自北向南飛去。閨中人遙望渺渺長空,盼望歸鴻帶來遊子的音信。「過盡」,已極寫其失望之意了,由於「無信」,便不知遊子而今所,自己縱慾寄書也無從寄與。

過片詞意陡轉:彈灑不盡的那兩行珠淚,還當窗滴下來,並滴進了硯台中,就用它來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開思路。正因無處寄書,更增悲感而彈淚,淚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淚,遂以研墨作書。故而雖為轉折,卻也順理成章了。明知書不得寄,仍是要寫,一片癡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語本孟郊《歸信吟》「淚墨灑為書」一句,而情真意足,寫出小兒女的情態,巧而不纖,較諸「和淚濡墨」的套語自有深淺真偽之別。「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收語寫閨人此時作書,純是自我遣懷,她把自己全部的內心本質力量投進其中,感情也昇華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對此,陳匪石《宋詞舉》有一段極為透闢的分析:「『漸』字極宛轉,卻激切。『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無論是淚、墨、紅箋,都融進閨人的深情之中,物與情已渾然一體。

這首詞與小晏慣常的「情溢詞外,未能意蘊其中」這一風格不同。全詞用筆甚曲,下字甚麗,宛轉入微,味深意厚,堪稱小晏詞中別出機杼的異調。

這首詞後人評為「癡人癡事」。相思情苦,以淚洗面,還算常事;以淚研墨,卻是癡態;以淚和墨、潤筆作書,更屬癡絕。結語不說紅箋因淚褪色,反說情深使紅箋無色,語似無理,卻是慧心妙語,令人稱絕。上片由寫景引出「千里念行客」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點明季節。三、四句指在懷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書不得,思念之情無由寄托,故而彈淚。下章三句,似秋語出平淡,卻深摯動人。「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這兩句總括晚秋景物,興發感秋情懷。「紅葉」、「黃花」意象,既是現景描寫,又借現景以寓深情;」紅葉「自古便是男女傳情的信物,讓人聯想到唐代盧渥與宮女借紅葉題詩傳情而結連理的故事,而詞人在《虞美人》詞曾抒發「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的感慨,暗示出詞人與行客「曾舒暢紅葉傳情,惜良緣未結,人已遠去今見紅葉,能不角動相思季恨?」黃花」,則暗示詞人正當黃花節, 即重陽節登高懷念,觸發對「行客」的思念。而「黃花」又與宋元以來對處女俗稱「黃花女兒」的暗合,也寓有睹劃時黃花而思佳人之意。這便「秋意」的真正內涵。「晚」者,兼融別之久與別緒之深。本詞抒寫閨人傷秋念遠之情,用語本色,情感真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