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隋朝大業四年(607年),隋煬帝以「試策」取士以來,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廢科舉。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演變趨勢,應了一句老話:「把複雜的東西搞簡單,那是能耐。」複雜的科舉,考法越變越簡單,就是為了考能耐。
考法最複雜的,當屬唐朝,包含門類竟達五十多個,但真正份量極重的,就是兩類考試:「明經」與「進士」。
好考一點的是「明經」,也就是基礎知識考試,核心環節是「貼經」,就是找經典古文,遮住句中關鍵字詞,讓考生填出正確的。跟英語完形填空差不多。難考的是「進士」,主要考詩賦,另外還有「論議」,也就是議論文寫作。還有「對策」,是考時事政治問答,最後考「經義」,也就是默寫古文。
從技術含量說,「進士」的難度大得多。成敗關鍵是「詩賦」環節,不但考文采,更得看考生日常的作品和名望。所以說「明經」考試,唐朝人叫「三十老明經」,也就是說這考試簡單,三十歲考上都算沒本事。說「進士」考試,卻是「五十少進士」,也就是說這門考試太難,五十歲能考上,就算年輕有為了。後來名垂青史的唐朝詩人裡,「進士」考試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典型如杜甫,寫詩寫到了「詩聖」級別,照樣考不上。
宋朝的科舉改革,一是制度環節,確立了三年一次的州試——省試——殿試的三級環節,也就是考生們要經過秀才——舉人——進士的晉級道路。而且最後一關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這個制度改革,一直被沿用到科舉制度結束。二是考生範圍擴大,不再看門第出身,兩宋329年,中榜者九成以上是平民百姓子弟。還有一些影響到今天的改革,如「糊名法」今天還在用,只是稱呼換了:高考密封閱卷。
考試內容上,宋朝改革更大,「貼經」給廢了,新增了「經義」,也就是寫議論短文。參考書目包括《詩經》《周禮》等儒家典籍,可謂考試範圍廣,知識含量大,書寫難度高。兩宋一百一十八次科舉考試,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兩樣全考,總的趨勢,是詩賦越考越少,經義越考越多。考試的難度,自然也越來越大。
宋朝的「經義」考試,後來幾經變化,終於在明清時代,到達了難度的頂峰,成為公認的科舉最恐怖考試模式:八股取士。
所謂八股取士,也就是考試寫八股文。這是一套嚴格到極致的寫作規範:全文分成八個部分,從內容到篇幅都有苛刻的要求。主題更有嚴格限制,每一個觀點,都得遵循大儒朱熹的名著《四書章句集注》,連修辭手法也有規定,文章的後四個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須有兩段對偶排比句子。如此苛刻規矩,好比雜技表演裡的走鋼絲,多邁一小步,就是萬丈深淵。
這樣恐怖的考試方式,不管是當時的親歷者,還是後來的旁觀者,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明朝人有詩形容得最形象:三場辛苦磨成鬼。雖說誇張,卻也有理,這麼個折磨過程,且不論中榜與否,全程咬牙熬過來的,就真不是一般人。看看明清的牛人就知道,大儒王陽明,大改革家張居正,大英雄鄭成功,大名臣曾國藩……有一個算一個,全是從這場辛苦的折磨裡熬過來的。他們後來留在煌煌史冊上,被冠以「大」字的種種能耐,更是從這看似簡單,其實艱辛無比的煉獄中,實打實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