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一些古人的身上經常會放一個香包,很多女子更把香包會送給中意的人,以表達自己的心意。那麼香包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有哪些文化意義呢?今天本站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香包最早被稱為容臭,容臭在先秦時期除了裝飾外還有輔佐禮儀的作用。年輕的人去拜見長輩的時候,則要佩戴容臭以示尊敬。這個時期男子的容臭一般是皮革樣式的,而女子則多是以絲帛為原材料縫製的,這自然是有男耕女織的含義在裡面的。女子的容臭則是在後世成為了香囊。
香囊外部是用彩線在絲綢上繡出各種圖案,然後把兩片絲綢縫合,內部則裝入各種帶有香氣的中草藥材研磨成的細末,最後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桃形等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香囊,頂端縫有便於懸掛的絲絛,而另一端系有彩絛或珠寶流蘇。這樣一個精緻的香囊就做好了。
古人的香囊一般是繫於腰間,當然可以掛在帳上或車輦上。根據使用人的不同,香囊的圖案和內部的材料也是有區別的。小孩子的香囊上縫小老虎、兔子等動物圖案,裝一些強身健體的藥材。老人的香囊上繡一些松柏、仙鶴等代表長壽的圖案,裝一些醒腦補身的藥材。而男女互贈香囊是表達愛慕,乃是定情之物,裡面肯定裝的是芬芳撲鼻的香料。
隨著朝代的更替,和其他的一些文化的融合,在香囊上的圖案都有所變化,比如在開放的唐朝時期,香包的樣式就傾向張揚,而在重文輕武的宋朝,香囊的圖案線條就更加纖細,而到了明朝,鄭和的其次下西洋給明朝帶來了很多外來的文化,這個時期香包不僅圖案上出現了很多少見的大型動物,而香包的選材上也更加多樣,除了傳統金銀、織繡外,玉石、象牙所做的香囊也開始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