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經濟、社會、文化、藝術都繁盛發展,具有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酒文化也繁榮多樣。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酒不斷創新釀酒技術與各異的文化相結合,始終將中西文化交往緊緊聯繫在一起,而其中所衍生出來的酒文化更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謂的酒文化就是指人類是如何嘗試釀製出酒,又是如何把酒的特質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將酒與自己的文明融合交織,並演變出一種全新而獨特的酒文化。
唐朝文化種類繁多而燦爛,國力強盛、經濟穩定、開放包容,是中國古代最為輝煌璀璨的朝代之一。
隨著頻繁的對外交流,這一時期的社會風氣也非常開放,西方文化不斷湧入,民眾的思想也愈加開放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唐代文學的發展,甚至曾一度達到了鼎盛時期。與此同時,詩歌文化成就也隨之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
盛唐時期,大多數的詩人都喜歡飲酒賦詩,酒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更是他們創作詩歌時至關重要的關鍵因素。
縱觀我國古代文學的歷史長河,文人與酒始終都是永恆的話題,似乎處處都瀰漫散發著幽幽的酒香,可以說是酒特有的功能催生了文人的才氣,也是文人的依賴才賦予了酒更多的美譽。
在這繁榮發展的文學背後,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形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不斷豐富,有著其獨特的地位,直到現如今,每逢佳節聚會,人們都會小酌幾杯,歡度大好時光。
那麼,在富饒強盛的大唐時代,繁榮的酒文化究竟從何而來呢?
唐代釀酒技術普及全國,酒業前景十分興盛
1、酒釀出品的渠道廣泛、多樣
早在數千年前,中國的老祖先就已從生活經驗中發掘了酒的甘醇美味,進而發明出利用酒麴造酒的偉大技藝。新石器中晚期的農業文明在物資方面為人工釀酒提供了時代契機,而釀酒作為一種專門的生產行業,也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趨勢,逐漸於夏周時代開始浮現。
釀酒業發展到唐朝,已經初具規模,分佈也極其廣泛,大到專業酒坊,小至百姓家庭,均能自行釀酒,而這種小規模、釀者眾的生產模式構建了唐代釀酒業的主體框架。
儘管唐代的酒業呈大範圍分散狀態,但它可以分為官營酒業、民營酒坊以及家庭自釀三大體系,而正是這三大體系所釀製的酒已然佔據了人們日常酒類消費的絕大份額。
官營酒業是指由政府及官員直接控制的釀酒行業。早在唐朝建立之初,長安城內就設置了良醞署,由朝廷委派出專職酒務官員,負責皇家及國事的用酒。
良醞署是朝廷直接設立的釀酒組織,主要用於從事酒類生產,生產的酒專供朝廷國事祭祀使用,同時還會釀造上等好酒,供皇帝日常飲用,故此被稱為御酒。
民營酒坊是指民間經營的各種釀酒及售酒點,官方稱其為酒戶。唐代酒戶對外表現形式非常顯著,大多數都是集釀酒與售酒於一體的實體店舖,人們俗稱酒肆、酒樓、酒家、酒捨等等。
唐代民營酒坊一般都能釀製出品質較高的酒,也因此爭取到了酒類市場的主動權,到酒肆買酒、飲酒的人絡繹不絕。
由於唐代的民營酒業廣為普及並且相當發達,唐人的日常生活便往往與酒肆結下親緣,人們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開支都耗費於酒肆沽飲之中。唐人這種干金買醉、以酒為樂的生活態度,也大大刺激了民營酒業的膨脹。
家庭自釀一般是指普通百姓或官宦之家自己釀酒。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唐朝,大多數家庭都能掌握簡單的釀酒技術,在自家範圍之內自釀自用。
家庭釀酒主要目的是滿足一家的酒水消費,同時也可以饋送親友。由於這種家庭自釀的小生產模式十分普遍。所以,唐代酒業的產酒量與消費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這種家庭釀酒,其額度也不容忽視。
2、酒肆興起:唐代酒肆的發展盛況
唐代發達的社會經濟催動著商業文化的繁榮,酒肆作為唐人生活中的重要商業設施,在唐代經濟浪潮中發展較為迅速。
那時,制酒業和酒肆文化都極其繁盛,大小酒肆遍佈全國,上至長安等通都大邑,下至鄉村山野、河岸湖邊,皆有酒肆存在,「青苔寺裡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成了唐人生活中最炫美的風景。
唐代酒肆以龐大的數量、多樣的體制、完善的服務設施以及豐富的社會功能影響了唐人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唐人的社交場域,酒肆在空間上將社會中的各層次人群緊密聯繫起來,在心理上加強了人們心靈的溝通與情感的交流。
因此,酒肆在唐人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視,在唐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至關重要。
酒肆中的消費群體呈現出多樣性與動態性,官員之宴會、商人之駐足、舉子之宴集、旅人之休憩均能在酒肆中進行。
酒肆正是這樣一個極為開放的空間,它以廣泛的包容性迎接來自四面八方、身份各異的消費者。詩人與酒有著天然的有機聯繫,他們飲酒是為了激發沉悶的詩思,更加暢快地抒發感情。因此,詩人頻繁往來於酒肆,成為酒肆消費者中的一大特殊群體。
唐代酒肆中瀰漫出的獨特氛圍為詩人打造了一個自在瀟灑的虛幻世界,改變著詩人的心態,對唐代詩歌流派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在這種環境與心態下吟唱出的詩歌自然具有別樣的風貌,富有詩酒交融的氣質。
酒肆宴飲社交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城市文化的復甦與商業經濟的繁盛。唐代酒肆興盛的一大表現就是酒肆數量龐大,大小酒肆遍佈全國,形成了「酒幔高樓一百家」的壯觀景象。長安是當時的經濟政治與文化中心,其發達程度更足令今人瞠目。
酒文化在唐代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特徵
1、酒入豪腸詩自成,酒壯「詩」之膽
在近三百年的歲月中,唐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大都呈現出蓬勃向上、生機盎然的發展態勢,強盛穩定的國力以及開放的文化環境促進了唐代文學的全面發展。相比之下,唐朝寬鬆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趨繁盛,作為促進唐詩創作的一個重要因素,酒文化在詩歌中也得以集中體現。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唐代嗜酒之風極為盛行,酒水興奮了詩人的敏感神經,充實了詩人的生活趣味,他們借酒酣之自由狀態抒發感情,亦在詩中直接言及酒水,故而唐詩中有大量的涉酒詩,且在詩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酒文化塑造的唐人的詩酒風流之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酒文化精神乃是詩的一個重要精神支柱, 也是詩的自由之魂。
實際上,酒不但給詩人提供了創作的靈感和足夠放鬆的詩歌環境, 同時也給予了「詩」以膽量和魄力。
人人都說酒壯英雄膽, 三杯黃酒飲下肚, 全身熱血湧上心頭, 詩人們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所有愁悶、羈絆, 勇敢自由地抒發自己的雄心壯志, 盡情抒發自己想表達的情感, 做自己想做的事。
故而在此基礎上, 李白才得以「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而杜甫才能「儒術於我何有哉, 孔丘盜跖俱塵埃!」, 陶淵明曾說:「若復不快飲, 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 君當恕醉人。」
若非是喝醉了酒,詩人們是絕不敢如此放肆大膽的。酒之於詩, 還可稱其為「保護傘」。唐詩的繁榮興盛雖是原由多樣, 但酒的促進作用不可小視, 酒刺激了詩興和詩人的創造力。
2、唐朝酒文化中的西域民族特色
唐朝前期統治的少數民族血統,征戰沙場的豐富閱歷,使其制定的各項政策具有包容與自信的特點。待到統治基調的確定,國力日漸強盛,經過中宗、武則天的推進深化,到玄宗時,唐朝達到了盛世景象。
盛世之下的唐朝人民把酒言歡,對酒高歌,沽酒吟詩成為尋常之態,酒的需求日益增長,酒文化在盛唐頻繁的東西交流中也異彩紛呈,從而創造了唐朝風格鮮明的酒文化。
唐朝民族政策開放包容,唐朝政府通過政治手段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籠絡到廣大的唐朝疆土範圍內。各民族交流頻繁,因此唐代酒文化中的西域元素眾多,民族融合特點濃厚,這和統治者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
正是因為唐朝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各國各民族交流融合頻繁,酒文化也繁榮多樣,酒文化在繼承傳統的酒文化基礎上,融合來自於西域各族文化,呈現出璀璨奪目的特點。
此前,唐人多以飲穀物酒為主,果品酒甚為稀少,直到後來,才開始品賞果品酒,這些果酒幾乎都是來自於「胡人」西、北地區的非漢民族,如哈薩克、俄羅斯、錫伯等,他們常以牛、馬、羊為食,「不耕稼......取麥他國以釀酒」,「胡人」雖然並不是依靠農耕來生活,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對酒的熱愛。
少數民族釀出的酒多是果酒或是以動物乳液所釀製的酒,東北地區亦能夠自行釀酒。葡萄原產於西域,受西漢時絲綢之路的影響,葡萄酒開始傳入中國,因而葡萄酒在古代是彌足珍貴的果品酒之一。
到了唐代,直到太宗破高昌後才知道葡萄酒的美味,後被當時的人們所推崇和誇讚。除此之外,還有石榴酒、乳酒等。
三、結語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進程中,長久累積了無窮無盡的文化資產,宛如一副色彩絢麗的錦繡,而其秀美多姿的圖案,則是由祖先們的生活軌跡與聰慧所交織而成。
自古謂酒,雖各有各的見解,然酒以成禮、酒以成俗,早已融入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中,成為最廣泛的社會文化現象,間接影響著人們的社會行為、道德觀念以及文化行為,真可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隨著盛唐時期釀酒生產經驗的不斷積累、豐富,釀酒的生產技藝不斷進步、完善,特別是我國率先發明了制曲的釀造技術,一舉奠定了在人類釀造技術領域裡的領先地位,積累了一份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成為世界釀酒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