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踞是一種坐姿,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本站小編一起看看吧。
在這個以禮儀聞名的文化古國,不僅我們的衣食住行有其禮儀,我們的一言一行亦有所規範。尤其是在古代,古人連坐姿都有一套標準。若是誰箕踞而坐,那將被認為是極其失禮,並受到嚴厲譴責。可話說回來,就為了一個坐姿,真的至於嗎?
一、何為箕踞
坐,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避不開的一個行為 。在唐代以前,「坐」有坐、跪、跽、箕踞等姿勢。本來這些姿勢都只是與坐時的身體姿態有關,沒有什麼文化意義。但隨著商周以降禮儀制度的逐漸形成與規範,這些坐姿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箕踞的含義也就不再只是單純指「臀部著地,兩足前伸,兩腿呈八字張開,膝蓋微曲,好像簸箕一樣」的動作。
具體說來,箕踞的失禮並非這個動作本身的不當。畢竟這樣的姿勢是極為自然而舒適的。古人認為箕踞失禮,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古人的衣著實在不適合箕踞這個坐姿。在先秦至秦漢的漫長歲月裡,中國古人的坐具基本都是高度不超過五十厘米的低矮型坐具。「席地而坐」、「席地而臥」是中原地區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選擇。同時,中原地區的人們通用上衣下裳的衣物形制。人們雖也有「褲」,但這褲其實只有兩個褲腿,不是今天的死襠褲。
有低矮的坐具,又有可能讓人走光的衣物,如此再行箕踞之坐姿,便可能出現讓自己和對面的人都尷尬的局面。且當時除了箕踞這一坐姿,還有能避免走光的跪坐之姿 。在這兩者一劣一優的對比下,人們褒揚跪坐而大力貶低箕踞,也就逐漸成了社會普遍存在,乃至受到國家法度確認的現象了。
二、箕踞之典型
當箕踞被列為失禮之舉,小小的一個坐姿便也有了「名留青史」的機會。事實上,歷代出現了不少與箕踞有關的趣聞軼事。
《韓詩外傳》記載,亞聖孟子曾因箕踞而差點失去良配。一日,孟子找上了自己的母親,表示自己決定休掉結髮之妻。孟母非常詫異,忙問兒子為何有此想法。原來,孟子的妻子當時獨居別處。孟子前去探訪,偶然撞見妻子在屋內箕踞而坐。箕踞是失禮的行為,這在孟子所處的時代都已經是社會的一種共識。因而孟子覺得自己的妻子失了禮,有違婦德,應當休去。
孟子的這想法有道理嗎?至少邏輯上是沒問題的。但孟母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件事的關鍵:「今汝獨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此後孟子自責於自己的失禮,再也不敢同母親說休妻之事,也就順便保住了自己的婚姻。
深諳禮儀的亞聖都會因箕踞而鬧出笑話,對中原不甚瞭解的外族因箕踞而反覆橫條於危險的邊緣也就變得好理解起來了。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統一了天下,於高祖十一年(前196)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希望通過和平手段使南越歸附大漢。結果時任南越王的趙佗夜郎自大,以為南越可以和大漢比肩,而非俯首稱臣,故而以箕踞之態會見了陸賈。
一個小小的坐姿,一時間成了南越給西漢的宣戰書。幸而陸賈是位沉得住氣的侍者。他雖惱於趙佗的失禮,但仍舊耐心地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消解了趙佗的氣焰。趙佗也終於反應過來南越和西漢的差距,迅速將坐姿從失禮的箕踞換回正常的跪坐,並連連向陸賈為自己的無禮道歉。
三、箕踞之「意外」
除了上述與箕踞有關的經典故事,秦代關於箕踞其實還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聞名世界的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人們也發現了至少八件呈箕踞之資的陶俑。秦始皇能容忍有人在自己面前箕踞?恐怕不能。
但這幾尊箕踞陶俑的出現其實情有可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雖遠離中原,卻也存在樂舞。《水經·渭水注》即載「秦穆公時,有簫使善吹簫,能致白鶴孔雀於亭」。至秦始皇時,這種以音樂馴化禽鳥以為宴飲助興的活動應當仍然存在。巧的是,在秦始皇陵陪葬坑裡,這幾件箕踞陶俑正與青銅製的禽鳥擺件相鄰。
在正式的演奏中,樂宮們的樂器多有支架,因而他們能跪坐演奏。但在日常訓練時,樂宮們沒有支架,得一手握琴一手奏樂。樂器此時只能倚靠在其腿上,而樂宮們也只有箕踞才能控制好琴而不耽擱訓練。因而我們最終在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見到了這麼幾尊「無禮」的箕踞陶俑,也見到了一副輕鬆悠然的樂宮馴禽圖。
在今天,箕踞在某些場合中依然是不受歡迎的坐姿。但隨著衣著的改變和文化的發展,孟子休妻一般的尷尬事件好歹不再上演。既繼承端坐之禮,又讓禮蘊含更多人性,這或許就是我們對箕踞最好的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