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翰:在“海內文土,半在維揚”之處,其才華未曾被埋沒

高鳳翰:在“海內文土,半在維揚”之處,其才華未曾被埋沒

高鳳翰:在“海內文土,半在維揚”之處,其才華未曾被埋沒

畫壇

高鳳翰不僅是書法家,還是清代前期著名的畫家、詩人。他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老樵臥白雲,修柯不以斧。

笑拾泰山松,拄之下梁父。

這首詩正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他就是這樣笑對人生的。他有意無意地將詩、書、畫的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提高,他是刻苦勤奮型的大家,和鄭燮、金農等為伍,在繁華富庶的揚州,立住了腳跟。《墨林今話》裡曾寫出了他彼時的知名度,由於向他求畫的人太多,;有人就轉向鄭燮代求。鄭燮便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西園左筆壽門(金農)書,海內朋友索問余。

短札長箋都去盡,老夫屑作亦無餘。

既然如此,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高鳳翰的「鳳翰左手行書信札冊」,這種感受也許會更加深刻。首先書札是最能體現書家風貌的所在,他可以無拘無束,信手揮就。他不必考慮篇幅,有活則長,無話則短,一派純任自然的心態。再者行書又是書札之中最佳選擇的書體,楷書書寫速度較慢,不適於書札。草書,又太快,書者可以盡抒胸臆,甚至隨時盡情發揮,可讀者則瞪日搔首,因一字之不辨,而不解或誤解全札中的所指。因此,行書為書札之首選字體,無疑是在情理之中了。正因如此,高鳳翰的行書書札,就有著不加雕琢,質樸自然的風神。難怪有人說他的書札之中,有一縷超脫之氣,冉冉而上。

這是全冊中的二件,寥寥數語,寫得瀟瀟灑灑,由於格式和內容的緣故,出現了一些空白。正是這些空白的出現,給書札平添了虎虎的靈動之氣。一些小字的加入,更是顯得變化無常,風神奕奕。

兩件「阿仲左手行書信札」也極富個性,有的豎行不直,似有挪讓之態,但仍是一氣貫之,而毫無懈怠之處。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互為扶持,大有騰空欲飛之勢。難怪《清朝書畫錄》中說他的草書「圓勁飛動」。其勢在行書中已經充分體現了出來,更何況草書呢?點畫之間的呼應,大小字間的錯落,均有過人之處,叫人扼腕慨歎。

高鳳翰頗具才華,即使是在「海內文土,半在維揚」的文人聚集之處,他也沒有被埋沒。他敢於立異標新,不拘成法,終於使自己的藝術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是殊為不易也。他憑著自己的實力,躋身「揚州八怪」之列,是完完全全在情理之中的。

高鳳翰除了行草之外,還善寫隸書。對於隸書,他有著同樣的創作指導思想。他的隸書宗漢,並兼學同代人鄭簠的,但相比之下,他用筆比較遲澀。筆畫粗細不—,鋒或藏或露,往往以撇畫的延伸或捺畫、橫波的急挑,而打破原有的平衡。使得他的隸書有漢之韻味,又匯入新意,毫無矯揉造作之態。

高鳳翰還有印癖與硯癖之稱,收藏了許多印石與硯,他很喜歡刻硯銘,技巧相當熟練,治印也極富特色,《續印人傳》中說他,「究心繆篆印章,全法秦漢,蒼古樸茂」。他曾刻「丁巳殘人」「殘道人」「左臂」等印,他不迴避自己的殘疾,反而屢次將「殘」入印,說明他具有正視現實,不畏困難的勇氣,這幾方印章是他右手病殘以後所治,和他的「左書」一樣,敢於用刀,全以氣勝,彷彿在不經意間,就已經刀落印成。

高鳳翰是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也是詩人。他的滿腹才華從多方面體現出來,真是藝絕千古,昭厲後人。直至今天,我們仍能從他的各類作品中找到筆情墨趣,從中得到熏陶,開闊視野,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次極大的藝術享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畫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