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白(1004-1088),中國北宋畫家,字子西,活躍於宋神宗前後,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崔白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其無前人的畫稿可臨摹或參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其擅花竹、翎毛,亦長於佛道壁畫,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於寫生。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手法細緻,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於逸情野趣。一改百餘年墨守成規的花鳥畫風(指「黃筌畫派」),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將,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
代表畫作
崔白一生作畫甚豐,僅《宣和畫譜》就載入241幅。其作品現存極少,故宮博物院僅有《寒雀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有《雙喜圖》、《蘆雁圖》、《竹鷗圖》、《枇杷孔雀》等7幅,秦嶺珍藏閣有《杜牧吹簫祝壽圖》。民間珍藏較少。
《雙喜圖》乃其傳世精品。圖縱193.7厘米,橫103.4厘米,絹本,設色,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繪秋風呼嘯的曠野,枯枝折倒,殘葉飄零,小草伏地,一片蕭瑟之中,兩禽鳥撲翅鳴叫,頂風飛來,其一剛攀在樹枝上,目光俱向下,原來在殘枝敗草之中,有一隻褐兔正回頭向它們張望。不知雙禽的鳴叫不安,是因為褐兔的出現驚擾了它們,還是凜冽的寒風,警示了冬的來臨,它們在向褐兔傳遞這冬的信息?場景蕭瑟寒凝,卻是自然界尋常生命景象的再現,體現出畫家對生活觀察的細緻,令觀者回味無窮。
在繪畫手法上卻頗具新意:工、寫結合,枝葉雙勾,甚至連細草也雙勾,但禽與兔則勾、點、染結合,褐兔皮毛以筆尖簇點,層層積染,而禽鳥的羽毛則填染白粉,皮毛的質感強烈。土坡以干筆淡墨粗勾幾筆,然後略加皴擦,只在局部加以密集的皴筆,卻也將秋天曠野的落寞突現出來。飛鳥與褐兔的上下呼應,將疾風中零亂的一切涵容,而樹身、枝幹的勾、皴、擦、染,老練而雄健,顯現其山水畫風格,技法非常之成熟。
《寒雀圖》(崔白 卷 絹本 設色 縱25.5厘米 橫101.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描繪隆冬的黃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犧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於動態;而中間四雀,作為本幅重心,呼應上下左右,串聯氣脈,由動至靜,使之渾然一體。鳥雀的靈動在向背、俯仰、正側、伸縮、飛棲、宿鳴中被表現得惟妙惟肖。樹幹在形骨輕秀的麻雀襯托下,顯得格外渾穆恬澹,蒼寒野逸。此圖樹幹的用筆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渾然不分,造型純以墨法,筆蹤難尋。
雖施以畫上的赭石都以褪落,但絲毫未損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於絹素之外,有師法徐熙的用筆特點。
《杜牧吹簫拜壽圖》(崔白,立軸,紙本設色,寬54厘米,長116厘米,秦嶺珍藏閣)人物山水綜合畫作。其藝術特色為工筆與水墨並舉,人物舉止傳神逼真,自然景色協調,花草特具生命力,並富有立體感。畫工精湛,用筆流暢,圖紋絢麗,意蘊悠長。
畫面人物眾多,動作不一,有白髮長長的老壽星(歐陽修的老父親面對詩人杜牧在微笑,即將賞聽杜牧為他吹簫祝),有在朝廷做官的歐陽修前來迎接杜牧的到來,有歐陽修的夫人也在其丈夫後面悄悄觀看美麗動人的場面,還有其子女各自做著不同的動作,再者就是杜牧本人準備要開始吹簫演奏的姿勢,崔白的藝術魅力無比,賞心悅目,令人欽佩。
藝術特色
人物山水畫採取工筆水墨相結合,人物寫實,自然寫真;花鳥動物畫寫意寫真並舉;畫竹、草、樹葉亦是雙鉤填彩法,但畫荊棘則是沒骨法染畫而成,樹葉中的葉脈也有摻用沒骨法。畫樹幹則以粗放的筆意描繪,筆鋒的折轉變化極為明顯。畫土坡側筆放膽揮毫,雖粗細筆調共有畫中,相融和諧,增添活潑之意。或許是崔白放逸的個性,才敢跨出時代的限制。
崔白的花鳥畫,「體制清澹,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別創的比較活潑、清澹的畫風。他喜畫沙汀蘆雁、秋冬蕭疏、淡遠、荒寒、野趣的意境,所畫花鳥著重於寫生,而且不用打草稿,「凡臨素多不用朽,復能不假宜尺界筆,為長弦挺妨刃」。筆墨用法表現力相當豐富,工細的筆觸一絲不苟,粗放的筆調蒼勁厚實,運墨乾濕並見,設色較淡。
崔白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他沒有前人的畫稿可臨摹或參考,更不可能如現代人有照相機可協助。他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