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竇鞏所作的《代鄰叟》,細緻描繪了一個風燭殘年的勞動者形象

唐代竇鞏所作的《代鄰叟》,細緻描繪了一個風燭殘年的勞動者形象

唐代竇鞏所作的《代鄰叟》,細緻描繪了一個風燭殘年的勞動者形象

古代典籍

竇鞏,字友封,生卒年不詳,唐朝時期官員、詩人,《全唐詩》錄其詩三十九首。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竇鞏所作的《代鄰叟》吧。

茫然無際涯,所以常疑惑。生命就像脆弱的花,花開花落,四季輪迴,變幻莫測,我們不知從何而來,又將去往何處,茫茫然,一生一世獨一人,一日一月渡一塵。

《代鄰叟》

【唐】竇鞏

年來七十罷耕桑,就暖支羸強下床。

滿眼兒孫身外事,閒梳白髮向殘陽。

《代鄰叟》有樂府趣味,擬古人情調。真正是以他人形象,抒發自身情愫。詩人的確是有感而作,在他的細緻描摹中,一個風燭殘年的勞動者形象,頓時變得光輝燦爛無比。這種光芒萬丈,並非實際指向現實中的老年鄰叟,而是源自於藝術形象之上的刻畫。

「年來七十罷耕桑」,古人由於生活條件低劣,醫療衛生太差,在這樣那樣原因的影響下,生命延續就變得十分困難起來,大概便是受到刺激之後,上至皇帝朝臣,下到平民百姓,儼然而起了向道之心,妄圖得到長生之法。

因為當時高壽之人非常稀少,十分罕見,所以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流傳下來。然而,我們看一看此處的鄰叟,他沒有參加勞作的年齡卻是「七十」之時。老人一生都在田野裡耕作植桑麻,等到實在沒有力氣做不動的時候,才無可奈何地放棄了。

「就暖支羸強下床」,羸,瘦弱。在七十高齡之時「罷耕桑」的老人,正常情況下應該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清福。可惜一切都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幻想,連美夢都算不上的。因為經年累月參加強力勞動,再加上經受各種病魔的折磨,所以實際上的狀況卻是老人長期臥床不起。

「就暖」二字,看上去就令人酸楚滿眼,忍不住流淚。不是因為天氣,不是因為怕冷,真正的原因卻是老人的身體出了問題。由於長時間在田地裡勞累,成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病魔,讓老人變得很是虛弱不堪。所以,只能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強勉支撐著病體下床,來到室外看一看世間景色。而景色,原本就是尋常,曾經常見。

「滿眼兒孫身外事」,這裡寫來到室外的老人,他的內心活動,從臉上的神色給一一表現出來。老人自己勞累一生,沒有享受什麼,反而落得個滿身病痛,但是他沒有抱怨什麼老天不公,也沒有去哭泣命運坎坷,而是平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淡然迎接最後的時光。

這句詩的第一層意思,似乎是說老人眼中都是兒孫滿堂的喜悅,至於自身的不良狀態,他很是豁達,完全沒有放在心頭上,因為只要兒孫好,一切都很好。另外一層意思,就理解上來看,更為有意思,飽經風霜的老人,已經可以想了個透徹,兒孫自有兒孫福,至於其他的,對於如今的老人而言,都是可有可無的「身外之事」。

「閒梳白髮向殘陽」,在這關注的重點有兩處,一是「閒梳白髮」,一是「向殘陽」,這是詩人著重給予細膩描繪,另有深意隱藏其中。首先看第一點的「閒梳白髮」,失意之情溢滿字裡行間。在某個瞬間,老人肯定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壯年之期,可以賣力地參加勞作,可是如今卻只能梳理蒼蒼白髮。

此處最值得細究的是「向殘陽」這三個字,可以是詩人筆下老人所見的現實景象,日暮西山,餘暉落照。事實上,更多的闡釋,應該是對於風燭殘年的喟歎之悵然。人生老去,就像花開花落一樣,是所有生命必然遵循的自然規律。此處一個「向」字,結合前面「身外事」三字,老人面對夕陽的心情不是絕望,而是一種釋然,一種灑脫。

詩人沒有糾結在生命的無常之中,而是使用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一輪剪影,把鄰叟最後的餘暉展示在眾人面前。在這一刻,老人的「滿面塵灰煙火色」被久遠的時光慢慢地拉平,他所留戀的人間,不過是滿眼兒孫,不過是「閒梳白髮向殘陽」。

人生最大的舒適感,或許並不完全是豐富的物質,而是經過一番辛苦努力之後,所能夠擁有的心靈上的安寧和靜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