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籐圖》:清代揚州畫派畫家李鱔所作,為立軸繪畫作品

《松籐圖》:清代揚州畫派畫家李鱔所作,為立軸繪畫作品

《松籐圖》:清代揚州畫派畫家李鱔所作,為立軸繪畫作品

古代典籍

《松籐圖》是清代揚州畫派畫家李鱔於1730年創作的立軸繪畫作品。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畫作內容

此圖為李鱔寫意畫中之精品,圖中之松,不見首尾,可見其雄偉。老籐盤繞,枝葉交錯,用筆揮灑,用墨酣暢。畫中自識:「漫驚筆底混龍蛇,世事誰能獨起家。松因掩映多蒼翠,籐以攀高愈發花。雍正八年十月李鱔寫。」

作者簡介

李鱔(1686—1762年),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蘇興化人。康熙五十年舉人,五十三年曾供奉內廷,後官山東滕縣知縣,因觸犯權貴,棄官為民,在揚州賣畫自給。擅長花鳥畫,從蔣廷錫、高其佩學畫,擅工筆花卉,後受林良、陳淳、石濤畫法啟發,放筆寫意,能工能寫,繪畫題材廣泛,是揚州畫派中面貌變化最多的一位畫家。

李鱔自幼喜愛繪畫,十六歲時已經頗有名氣。後召為宮廷畫師。

李鱔「以忤大吏罷歸」。在「兩革科名一貶官」之後,至揚州賣畫為生。與同鄉人鄭燮(鄭板橋)關係最為密切,鄭板橋有「賣畫揚州,與李同老」之說,並稱李鱔「才雄頗為世所忌,口雖讚歎心不然」。

他早年曾從同鄉魏凌蒼學畫山水,繼承黃公望一路,供奉內廷時曾隨蔣廷錫學畫,畫風工致。後宗法指畫大師高其佩,崇尚寫意。又研習石濤筆法,以破筆潑墨作畫,畫風為之大變,形成「水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格。喜於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佈局新奇。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影響。

李鱔拓展了寫意花鳥畫的表現領域,花草樹木,日常用具,桑蠶之類,一一攝入畫中,取材之廣,超過前人。寫意花鳥畫的表現形式亦有新的突破,破筆潑墨,酣暢淋漓,筆墨奔放,富有動感。同時吸取沒骨花卉的表現方法,工細嚴謹,色墨淡雅,變化豐富,富於立體感,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晚清畫論家秦祖永《桐蔭論畫》論曰:「李鱔復堂,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自得天趣,頗擅勝場。」

後人有評李鱔筆墨者,謂之有「霸悍之氣」、「失之於獷」。

李鱔書法古樸,具顏、柳筋骨。喜在畫幅上長題滿跋,參差錯落,寫滿畫面,於質實中見空靈,畫面氣韻益加酣暢。秦祖永評曰:「書法古樸,款題隨意佈置,另有別緻,殆亦擺脫俗格,自立門庭者也」。

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土牆蝶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松籐圖》軸等。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國書畫名家全集」,有《李鱔畫集(上下卷)》。

作品

《花鳥冊》乾隆時原裝裱,品相絕佳,原藏日本,尺寸46.2*31.2厘米,此冊似為李鱔冊頁中尺寸最大的一本者。

《故園圖》天津藝術博物館。

《松籐圖》紙本設色,縱126厘米,橫62.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家中年時作品,一改規矩工整為縱逸瀟灑。右上空白處題七絕一首:「吟遍春風十萬枝,幽尋何處更題詩。空庭霽後簾高卷,一樹籐花夕照時。」

《松石紫籐圖》上海博物館藏。

《梅蘭竹圖》上海博物館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