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約846—約904),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他以「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自期,故而對晚唐的混亂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頗多反映,如山中寡婦的避征無門,《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寶,亂殺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墳;《再經胡城縣》中酷吏的殘忍,縣民的含冤,都是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其詩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體詩,但也失之淺率,不甚耐讀。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杜荀鶴的《題所居村舍》,一起來看看吧!
題所居村舍
杜荀鶴〔唐代〕
家隨兵盡屋空存,稅額寧容減一分。
衣食旋營猶可過,賦輸長急不堪聞。
蠶無夏織桑充寨,田廢春耕犢勞軍。
如此數州誰會得,殺民將盡更邀勳。
這首牆頭詩,題在作者所住村舍的牆上,意在叫大家看,所以寫得很通俗。某些前人和今人以「鄙俚近俗」貶斥杜苟鶴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孰不知既反映民間疾苦,又力圖寫得通俗易懂,盡可能爭取更多的讀者,正是杜苟鶴的難能可貴之處。
離亂之後,詩人寄居在一個被戰爭蹂躪的滿目瘡痍的村莊裡,他見到許多農舍,空無人居,由於賴以蠶織的桑樹竟被砍伐,充作修營寨的材料,所有耕牛也都被殺掉犒勞了士兵,使得蠶沒法養,帛不能織,大片田地也遭到了荒蕪,人們缺衣少食,只能湊合著過,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農家所負擔的賦稅一分也不能少,催繳賦稅官吏的呼喊聲仍然非常急迫,實在慘不忍聽,作者最後指出,遭到兵燹之害得並不只這一個村莊,而是許多州縣。官府怎麼一點也不予理會,減免賦稅呢,原來這些地方官吏都是一群不顧人民死活的傢伙,老百姓都被殺害完了,他們還在多收稅向上面邀功請賞。
相關內容: 杜荀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