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長鼓起源於印度細腰鼓,又名「杖鼓」,歷史曾流行於中原地區。朝鮮族民間樂器。歷史悠久、構造獨特、音色柔和,常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朝鮮族長鼓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公元四世紀時,細腰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而後又東傳朝鮮。
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我中原稱長鼓為「都曇鼓」、「毛員鼓」和「腰鼓」,當時雖未有長鼓之名,但實際已用於宮廷九、十部樂的天竺、龜茲、西涼、疏勒、高昌和高麗諸樂中。宋代長鼓以「杖鼓」之名載入史冊。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
隋唐時期,我中原稱長鼓為「都曇鼓」、「毛員鼓」和「腰鼓」,當時雖未有長鼓之名,但實際已用於九、十部樂的天竺、龜茲、西涼、疏勒、高昌和高麗諸樂。宋代長鼓以「杖鼓」之名載入史冊。到了元代,《元史·宴樂之器》對杖鼓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繡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風格特色
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現代長鼓舞有兩種擊打法:一為舞者用鼓鞭(一尺許細長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圓粗,長約尺許的木槌)。一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開頭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邊擊邊舞,鼓插在長鼓上,舞至高潮時,方抽出鼓槌進行技巧表演。後者春持鼓鞭隨樂起舞。
長鼓的表演,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為一體,高度協調統一。長鼓兩面具有不同的音高。舞蹈時,右手用鼓鞭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由於音高不同,節奏不同,變化多端的鼓點和著優美的舞姿,令人賞心悅目、興奮異常。長鼓舞通常由慢板起拍,節奏逐漸加快,最後嘎然停止。
其舞蹈形式有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建國後,長鼓舞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添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長鼓為朝鮮民族音樂的主要打擊樂器。中國和朝鮮的古代史料還將長鼓以「細腰鼓」、「杖鼓」等稱謂載入史冊。長鼓在朝鮮族音樂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長鼓分為長鼓、舞蹈長鼓等幾種。
形狀是兩頭粗、中間細,左邊鼓筒直徑比右邊鼓筒直徑長一厘米,右邊鼓皮薄,左邊鼓皮厚。長鼓的右邊用一根飾彩穗的竹條敲,左邊用手,右邊聲高左邊聲低,能敲擊出豐富多彩的節奏。長鼓舞則脫胎於傳統的「農樂舞」,長鼓作為民間打擊樂器,在農樂舞隊裡由長鼓手擊打,起伴奏和渲染氣氛的作用。
當情緒高昂時,長鼓手常常隨著眾人一同起舞,在起舞時側重於擊鼓的形體動作,逐步創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被稱為「長鼓演戲」。後經歷代藝人改進,長鼓舞在20世紀初期以獨立的表演形式從農樂舞裡脫穎而出。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為體,高度協調統一。舞蹈的形式有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建國發後,長鼓舞久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進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
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其舞蹈形式有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建國後,長鼓舞經朝鮮族舞蹈家們的精心改編,增添了新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使這一藝術形式日趨完善。
相關內容: 朝鮮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