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勢如破竹”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勢如破竹”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勢如破竹”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勢如破竹的出處】

出自《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釋義:勢:氣勢,威力。形勢就像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後,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勢如破竹的故事】

西晉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將領、學者名叫杜預。他曾任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他有很高的謀略,被人稱為「杜武庫」。

他曾撰寫過《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春秋長歷》等學術著作。其中《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流傳至今的《左傳》註解中最早的一種,被收入《十三經註疏》之中,成為後世儒家學者必讀的經典之作。

三國時期,魏國由司馬氏執掌政權。魏國吞併蜀國後,司馬炎索性奪了帝位,建立晉朝,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武帝。此時,杜預主張出兵滅吳,一統天下,他給晉武帝寫了一道奏章。晉武帝看罷奏章後,覺得杜預的意見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就不顧眾臣的反對,下了伐吳的決心。

公元280年,杜預率領幾路大軍向吳國發動攻勢。他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佔領了長江上游許多城鎮,沅、湘兩江以南一帶的州郡,也都投降晉軍。吳軍都督孫歆等二百多名官員被俘、被殺。

杜預想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一下子把吳國滅掉。可是有人卻認為,吳國是個大國,實力非常雄厚,要把它一下子滅掉實在很困難,況且當時正是夏季,暑熱難當,雨水豐盛,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時停止軍事行動,等到冬季再發動進攻也不算晚。

杜預不同意這種意見,他堅定地說:「從前,燕國的樂毅靠著濟西一戰,一口氣就佔領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取勝的原因,除了樂毅指揮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氣旺盛。現在我方士氣旺盛,如果及時進攻吳國,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幾節以後,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會受到什麼阻礙了。」

杜預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與敵軍作戰。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處,敵人沒有不被打得大敗的。很快,晉軍攻下了建業,吳主孫皓被迫投降。晉朝終於統一了全國。征南軍隊班師回朝後,晉武帝封杜預為當陽縣侯,以表彰他平定東吳的蓋世功勳。

杜預認為天下雖然安定,但爆發戰爭的可能依然存在,絕不能掉以輕心。於是他仍然勤於軍備。後來,他還利用軍隊興修水利,為人民造福。他的這些功績,都長久地留在人民的心中。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