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前七子分別指誰?前七子的代表作品又有哪些?

明代文人前七子分別指誰?前七子的代表作品又有哪些?

明代文人前七子分別指誰?前七子的代表作品又有哪些?

國學小知識

明代前七子分別指誰?前七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前七子分別是誰?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首見於《明史·李夢陽傳》。為區別後來嘉靖、隆慶年間出現的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七子。

七子皆為進士,多負氣節,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台閣體詩文和"嘽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為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為詩文創作指明一條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詩風。

他們都懷著強烈的改造文風的歷史使命,卻走上了一條以復古為革新的老路。前七子崛起文壇之後,其復古主張立迅速風行天下,成為文學思想之主流,掀起了一場文學復古運動。這在明代文學史上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但他們一些具體的文學見解不盡相同,創作上各呈特色。李夢陽在復古模擬上堅持主張"刻意古范",句模字擬,逼肖前人;詩重氣魄,追求雄奇、豪放的風格。何景明思想較靈活,主張對古人作品要"領會神情"、"不仿形跡",以達到"達岸捨筏"的目的;詩重才情,偏向清新一路。徐禎卿詩論頗多精闢、獨到之處,在追隨李、何後其詩歌風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康海、王九思主要成就在散曲、雜劇,詩多率直。邊貢、王廷相短詩清新、明快,但總體成就較遜色。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都有現實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復古,文學的創造性顯得不足,有的甚至淪為"高處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給文壇帶來新的流弊。

明代前七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前七子多是在政治上敢與權臣、宦官作鬥爭的人物。儘管他們詩文創作成就不等,但均有一些面對現實、揭露黑暗的作品。如李夢陽、何景明的《玄明宮行》、王九思的《馬嵬廢廟行》、王廷相的《西山行》等,都是表現宦官專權及譏刺他們橫行不法、驕橫淫逸的題材,頗切中時弊。

前七子力倡復古,影響甚巨。弘治以來明人匯刻的《唐百家詩》(朱警輯刻)、《唐十二家詩》(張遜業輯刻)、《唐詩二十六家》(黃貫曾輯刻)、《廣十二家唐詩》(蔣孝輯刻)等選本,大多只收中唐以前詩歌,可見當時風氣之一斑。前七子也是後七子的前導,使文學復古運動在明代長達百年之久。

但是,前七子中一些人過分強調了從格調方面刻意模擬漢魏、盛唐詩歌,甚至將一些結構、修辭、音調上的問題視為不可變動的法式,鼓吹"夫文與字一也。今人摹臨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書。

何獨至於文,而欲自立一門戶邪?"(李夢陽《再與何氏書》)這就否定了文學應有獨創性,也否定了創作的現實生活根源,以致發展到後來模擬成風,萬口一喙。嘉靖初,詩人薛蕙與楊慎論詩,就認為"近日作者,模擬蹈襲,致有拆洗少陵,生吞子美之謔",很有識見。

明代前七子生平資料介紹:

李夢陽(1473-1530)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家世寒微,祖父由"小賈"而致富,另外李夢陽有一位兄長也是以經商為業的。父習儒,曾任封邱王府教授。李夢陽的一些詩文中對商人善於牟利的品質頗表示讚許,與其家庭的情況有關。

弘治六年(1493)中進士後,他為官剛勁正直,敢於同權宦、皇戚作對,以至屢次入獄。最今世人震驚的一次,是他上書孝宗皇帝,歷數皇后之父張鶴齡的罪狀,差點為此送命;出獄後在街上遇到張氏,他仍痛加斥罵,用馬鞭擊落張氏的兩顆牙齒,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為人性格。有《空同集》。

明代前七子何景明生平資料介紹: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大復,河南信陽人。於弘治間中進士,在京任職,與李夢陽等人一同倡言文學復古,成為"前七子"的主腦人物之一。有《大復集》。

何景明曾與李夢陽就文學復古的問題發生爭論,彼此書信往復,各執己見。大致說來,在提倡復古的基本立場上,他與李氏並無歧異,有些言論同樣很偏激,如《雜言十首》所謂"秦無經,漢無騷,唐無賦,宋無詩"。

不過,何景明不像李夢陽那樣主張"尺寸古法",而提出"捨筏登岸"(《與李空同論詩書》)之說,強調學古為手段,目的在於獨創。這種分歧的產生,蓋與二人美學趣尚不同有關。何景明的創作風貌,更多地趨向於俊逸秀麗一路,所以一味拘守"古法",追仿古人的"格調",是他不能接受的。

明代前七子徐禎卿生平資料介紹:

徐禎卿(1479-1511)明文學家。字昌谷,一字昌國,吳縣(今屬江蘇)人。弘治進士,官國子監博士。少與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齊名,稱"吳中四子"。後與李夢陽等並稱"前七子"。論詩主情致,與後來王士禛所倡導之"神韻說"有相通之處。其詩風格清朗,也有指陳時事,隱寓諷刺之作。所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明代前七子王九思生平資料介紹:

王九思(1468-1551)明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陝西鄠人。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降為壽州同知。以詩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詩文集《渼陂集》、雜劇《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樂府》等。

明代前七子康海生平資料介紹:

康海(1475-1540)明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陝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明代前七子邊貢生平資料介紹:

邊貢(1476-1532)明文學家、藏書家。字廷實,號華泉。祖籍准陰,後徙居歷城(今山東濟南)。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除太常博士,進兵科給事中,後改荊州,歷任陝西、河南提學使。以侍奉母親,辭職家居。嘉靖初,復起為南京太常少卿,拜戶部尚書。

少負才名,與李夢陽等人稱"弘治十才子"。好交遊,悠閒無事則遊覽山水,後被都御史劾其縱酒廢職,被罷官歸。平生喜收書,有求古書癖。所蓄書萬卷,搜訪金石、古文甚多。一日,其藏書樓遇火,仰天大哭,遂起病而卒。自著有《華泉集》14卷。

明代前七子王廷相生平資料介紹: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明朝潞州(今長治市)人,明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王廷相自幼聰慧,文才顯現。弘治八年(1495)21歲鄉試中舉,十五年(1508)28歲中進士及第,授庶吉士並被選入翰林院,曾任兵科給事中,輔助處理奏章,後因得罪大宦官劉瑾,被貶為地方任都察院副都御史(中央執法官)並巡撫四川,後又升為兵部左、右侍郎(兵部副長官),最後升為任南京兵部尚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