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生平經歷了哪些事件?關漢卿是怎麼死的?關漢卿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漢卿簡介: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聖人」。
關漢卿生平經歷介紹:
關於關漢卿的生平的資料相當缺乏,只能從零星的記載中窺見其大略。據元代後期戲曲家鍾嗣成《錄鬼簿》的記載,「關漢卿,大都人,太醫院尹,號已齋叟」,「太醫院尹」別本《錄鬼簿》作「太醫院戶」。
關於關漢卿的籍貫,有大都(今北京市)(《錄鬼簿》)、解州(在今山西運城)(《元史類編》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安國市)(《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說法。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見「太醫院尹」的官名,而「醫戶」卻是元代戶籍之一,屬太醫院管轄。因此,關漢卿很可能是屬元代太醫院的一個醫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臨床診病的描寫,宛若醫人聲口,可以作為助證。
關漢卿是怎麼死的?
元末夏庭芝《青樓集·序》載:「我皇元初並海宇,而金之遺民若杜散人、白蘭谷、關已齋輩,皆不屑仕進,乃嘲弄風月,流連光景。」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蘭谷即白樸,金亡(1234)時才8歲,估計關漢卿的年代同他們接近,也是由金入元的作家,關漢卿今存〔大德歌〕10首,「大德」是元成宗的年號(1297~1307),上距金亡已70年左右。
由此可以推斷出關漢卿約卒於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以後,他的生年,估計在1220年左右。《錄鬼薄》作者鍾嗣成稱關漢卿為「前輩已死名公」,說「餘生也晚,不得預幾席之末」。《錄鬼簿》成書於1330年,故將關漢卿卒年定在1300年左右,當去事實不遠。
關漢卿的代表作有哪些?
南宋滅亡(1279)之後,關漢卿曾到過當時南方戲曲演出的中心杭州,寫有〔南呂一枝花〕《杭州景》套曲(中有「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句)。還曾到過揚州,寫曲贈朱簾秀,有「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著神仙」句。
關漢卿是一位熟悉勾欄伎藝的戲曲家,《析津志》說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明代臧晉叔《元曲選·序》說他「躬踐排場,面敷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關漢卿在元代前期雜劇界是領袖人物,玉京書會裡最著名的書會才人。據《錄鬼簿》、《青樓集》、《南村輟耕錄》記載,他和雜劇作家楊顯之、梁進之、費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以及著名女演員朱簾秀等均有交往,和楊顯之、王和卿更見親密。
關漢卿是中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一位偉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了許多雜劇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劇作為元雜劇的繁榮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他在生時就是戲曲界的領袖人物,《錄鬼簿》中賈仲明弔詞說他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姓名香四大神物」。
從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明代何良俊的《四友齋叢說》到近代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都把他列為「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雜劇作家高文秀被稱為「小漢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稱為「蠻子漢卿」,可見關漢卿在當時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關漢卿一生創作了60多個雜劇,從民間傳說、歷史資料和元代現實生活裡汲取了許多素材,真實地表現了元代人民反對封建階級壓迫與民族壓迫的鬥爭。關漢卿從不寫作神仙道化與隱居樂道的題材。他的嚴肅的創作態度與批判現實的戰鬥精神對後世有巨大影響。
關漢卿是一位傑出的戲劇藝術家,他的悲劇《竇娥冤》「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是中國古典悲劇的典範;他的喜劇輕鬆、風趣、幽默,是後代喜劇的楷模。他的雜劇無論在藝術構思、戲劇衝突、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等許多方面,都為後世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藝術經驗。
他的許多雜劇經過改編一直在舞台上演出,為人民所喜愛,給人以強烈的美的享受。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數慧眼獨具的評論家能正確評價關漢卿。有的人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立場上貶低他的影響,如朱權說「觀其詞語,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譜·古今群英樂府格勢》);明代有的封建文人還肆意篡改他的作品,把《竇娥冤》改成一部「翁做高官婿狀元,夫妻母子重相會」的庸俗喜劇《金鎖記》,磨平原作反抗的稜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關漢卿的作品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寶庫,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竇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譯介紹到歐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關漢卿的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視,出版了他的戲曲全集。1958年,關漢卿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提名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舉行了關漢卿戲劇活動700年紀念大會。他的作品已成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相關內容: 關漢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