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國的象棋文化,象棋是由楚河漢界孕育出的國粹

追溯中國的象棋文化,象棋是由楚河漢界孕育出的國粹

追溯中國的象棋文化,象棋是由楚河漢界孕育出的國粹

國學小知識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楚河漢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進入了楚漢爭霸的時期,在京索之戰後,漢軍擊敗楚軍,項羽退守滎陽以東,而漢軍久攻不下,無法跨越滎陽,雙方在鴻溝僵持數月不分上下。而這鴻溝便是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

研究中國象棋文化的發源地,離不開滎陽北部的廣武山。楚漢爭雄,鴻溝為界,相持經年,留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楚河漢界」等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國古代象棋包括棋盤結構、棋子顏色、博弈格局的設定等,從劉邦、項羽集團雙方對壘攻戰的歷史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並逐步發展完善,一直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比拚智力的娛樂競技項目,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訪古探今,追溯中國象棋文化

中國象棋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四年十月,漢軍破曹咎取成皋後,與楚軍隔溝對峙,雙方僵持數月不分上下,最後,項羽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鴻溝就成了「楚漢河界」,並成為日後象棋對弈的專業用語。

如果向更早的年代追溯,可以尋覓到中國象棋的雛形和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製作工藝。中國象棋萌芽於極為古老的年代,最早的表現形式是祭祀與占卜。到周代,有了「六博」的形態和製作工藝。最早的記載是屈原的《招魂》:「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六博

到漢代,中國象棋又經歷重大演進,不再擲「瓊」行步而出現「塞戲」的製作工藝。到了南北朝時期就出現《象經》這樣的專述象棋的文字典籍,並且王褒做《象經序》指出象棋是以易學為核心理念的。到了唐代,人們則依據牛僧孺象棋中的傳奇,展現出「寶應像戲」的基本形態,並且有金屬棋盤和「金銅而形」的棋子,棋子的名目已有「將」「車」「馬」「卒」「物包」和「矢石」。傳奇中雖然沒有標明棋盤,但在之後的北宋初年,蘇繡名的「琴棋書畫」作品中,可看出棋盤為「八八六十四格」「黑白相間」,以「四象」文搏鬥為核心內容。

唐末到北宋初的百餘年間,象棋又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演進,由易學的「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的「四象之博」,發展成了楚河漢界象棋,即在棋盤的中部增加一條橫線,名為「河界」,棋子分黑、紅雙方,隔「河界」對峙,且由格子裡博「易象丕變」轉為對弈雙方隔「河」相對在「豎九橫五」的縱橫線上相爭,象棋新演進而形成的態勢完全秉承楚、漢在廣武山隔鴻溝對峙的歷史典故。

隨著時代的發展,象棋的制藝也與時俱進。如增添了一個名目「炮」,變古代象棋的六目為七目,但這對像棋的文化底蘊沒有絲毫影響。

《象戲》北宋.程顥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楸聊白笑,雄如劉項亦閒爭。

由此可見,在千年前的宋朝,諸多文學作品中就十分明確地表明,新演進成形的中國象棋形制和對弈方法確從楚漢隔鴻溝對峙中受到啟迪。

楚河漢界象棋製作工藝的深厚文化內蘊源於楚漢的鴻溝對峙,而象棋博弈的真諦「鬥智不鬥力」則閃爍著辯證法的光芒。當年,項王曾約漢王隔鴻溝對話,並提出要和漢王單打獨鬥,劉邦笑著謝絕:「吾寧鬥智,不能鬥力」。而項羽早就埋伏了弓弩,此時話不投機立刻放箭射傷了劉邦。顯然,象棋棋規裡的「兩王不能相見,後來之王見先到之王為負」應該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此外,象棋棋子分紅、黑,就更明確了象棋源於漢、楚之爭。據記載劉邦宣稱自己是「赤帝子」,起兵反秦時「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上赤」,稱炎漢,崇火德,尚紅。項羽隨項梁用會稽之兵起事,襲用秦制,又得東陽陳嬰「蒼頭特起」之兵,崇水德,尚黑。所以楚河漢界象棋紅方為漢、黑方為楚,雙方對峙於鴻溝兩邊。更為重要的是,在象棋製作工藝中,楚漢相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展現到棋盤上「楚河漢界」為中分線,正是這一最基本的演進,讓楚河漢界象棋與唐代以前的「像」棋完全的區分開來。

楚漢相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之後,「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這樣,便產生了關於象棋開局的俗語:「紅先黑後,輸了不臭」,也在民間形成象棋開局紅方先行子的慣例。

中國象棋文化的發源地——滎陽廣武山

「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司馬遷《史記》

司馬遷的記載在很大程度上佐證了鴻溝的確是楚漢對峙廣武山時的界河,而且此後還與象棋制藝、象棋文化產生了交集。

滎陽曾有許多關於象棋的傳說,至今仍保留著一些古代的象棋制藝,如開局擺放棋子時,將(帥)不是擺在底線,而是擺在九宮格的中心。再如,開局的第一步必須走將(帥),先把它走到八佾的中心,這叫作「將軍升帳」,也叫作「先禮後兵」。民間弈棋頭一步「不走當頭炮」的慣例,也來源於此。

遺留了千百年的古代象棋實物現在還保存在滎陽的廣武山一代,那裡既有宋代、元代和明代的銅鑄象棋,還有明代的楚河漢界象棋的絲織棋盤。宋代銅鑄象棋的棋子大小與宋時的錢幣相似,比錢幣稍大、略厚,共32個棋子,在棋子正面,陽文楷書各自的名目,背面為相對應的圖像。

宋代銅鑄象棋最妙的地方在於紅、黑雙方的銅質不一樣,分別以紅銅和青銅鑄成,紅黑雙方的名目皆為「將」「士」「卒」「車」「馬」「炮」,無「帥」「相」「兵」。元代銅鑄象棋的棋子大小和宋代銅鑄棋子差不多,但已經有了「帥」「相」「兵」,而且紅方的「車」「馬」另外加上了一個單人旁。明代絲織棋盤,除多繡出棋盤邊沿的花邊外,「楚河漢界」居中,分別繡了兩組「豎九橫五」的縱橫線,與現今的中國象棋棋盤制藝完全相同。

宋代銅鑄象棋實物為楚河漢界象棋發展的追根溯源提供了極為有力的佐證。楚河漢界象棋在演進定型之初,黑紅雙方都是「將」「像」「卒」,無「帥」「兵」「相」,其中的「炮」鑄為「袍」字,背後的圖像為「拋石機」,表示「軍事遊戲化」當時是以石塊為駁彈的。

象棋文化背後的智慧結晶

1.一門歷史悠久的競技藝術

圍繞著「鴻溝」而鋪開的象棋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人生和智慧的底色。楚、漢在廣武山隔鴻溝對峙,使鴻溝成為楚河漢界,催生了楚河漢界象棋;楚、漢以鴻溝為界的核心內容是「中分天下」,象棋棋盤秉承了這一觀念;黑、紅棋子以鴻溝為界,寓示雙方是為了奪取天下、問鼎中原;「楚河漢界」棋盤的兩邊,各由「豎九橫五」的縱橫線組成,喻指「九五之爭」。這都十分清晰地表明象棋雙方博弈的核心理念源於楚漢對峙的歷史事實,而「鬥智不鬥力」更是象棋運動的精髓。

象棋自身構成是紅、黑兩方對壘,各個兵種有直走的,有斜走的,有長腿的,有短足的,有獨自發威的,有借子使力的,棋子之間相互制約,32枚棋子,90個交叉落點,搭配協調有致。

其次,雙方的博弈公平、公正、合理,勝負的結果取決於對弈者對局勢的把握,不像某些棋牌項目存在著一定運氣成分和偶然的因素。另外,象棋棋藝的提高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需要學習者縱觀全局,深思熟慮,或進或退,謹慎選擇,因此具備突出的競技性和藝術性。

象棋的對弈雙方按照規則落子,每時每刻都在角力制勝,「鬥智不鬥力」既是象棋運動的特徵,又是象棋運動的精髓和象棋藝術發展的原動力。二人對局,按照規定的位置,在棋盤上各放棋子16枚,分為不同的兵種,各子走法不同。棋盤系由9條縱線和10條橫線組成,中間劃定河界,90個據點雙方各佔其半,先後交替走子,以「將」死分勝負,互相不能「將」死則為和棋。

象棋中同一個「馬」或「炮」等棋子的作用,會因為下棋者的使用水平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距,這就是象棋競技性的明顯體現。下棋古有別名「手談」,同樣是其藝術性的體現。從一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棋譜和在實踐與排演中不斷形成的棋譜來看,都能看出它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競技藝術的載體;而對弈者以自己的思維和創造表達著自己的思想與風格,也讓象棋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多元化審美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2.集歷史、軍事和娛樂價值為一體的象棋文化

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的「楚河漢界」其歷史遺址猶存,證實了中國象棋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此確有密切聯繫,也不斷激發人們對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和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產生無限的遐想。

中國象棋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和貢獻於人類的瑰寶,益神潤智,蘊含深厚哲理,不僅能夠娛樂休閒,更能夠啟迪思維,陶冶高雅情操,是一門開發人的智慧、提高人的心智水平的綜合藝術,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象棋是「智慧的體操」,象棋對弈作為一種智力競技,可以鍛煉人們的思維能力。

棋局變化多端,下棋時每盤棋的走法各不相同,每一招棋都不可能有現成的樣式去供模仿,都需要對弈者去發明、去創造、去實戰演練,每一步棋都是對弈雙方智力的比拚、才情的博弈。同時,棋局發展又遵循特有的規律,要求人們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所以棋戰中兩軍對壘要講究謀略戰術,而且棋場鬥智之時,對弈雙方的思維異常集中,大腦皮層處於高度亢奮狀態,換句話說,下棋時人們並不是靜止地坐著只靠大腦進行思索,因為人的全身是一個統一體,身體各部分互相聯繫、互相制約,正如進行各種體力鍛煉活動有益於大腦一樣,下棋時人的大腦活動也對身體其他部分起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人們常把象棋稱為「智慧的試金石」「聰明人的遊戲」。

在象棋古譜中,排局常常佔了很大的位置,一個奧妙的排局,表面看來一方已處於絕對劣勢,卻有一系列「起死回生」的妙招可以解救,在演變中對弈雙方都是危機四伏、草木皆兵,形勢變幻反覆無常,一步絕招可以置對方於死地,但倘若一著不慎,則難免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結局。從這一點來說,與其說是下棋,還不如說是在打仗,也就是說,象棋體現了一定的軍事思想和策略,是孫子兵法的再版,事實上,一些優秀的軍事家之所以能運籌帷幄,不少人都從象棋中汲取過豐富的營養。

結語

象棋作為一種高雅的娛樂項目,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無論對弈全盤,還是下殘局、排局,象棋都毫無疑問充滿魅力、引人入勝。下棋,兒童作為遊戲,青年作為鬥智,老人作為消遣,品味其中奧妙,其樂無窮,男女老幼,都可成為對弈者。以棋會友,共同提高。

儘管象棋具有如此多的內涵價值,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象棋這一古老的國粹也面臨著新的危機。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娛樂活動也大為增多,人們對像棋這種古老的競技娛樂活動關注度下降,讓象棋遇到了前所未有發展瓶頸。因此,讓更多人領略到象棋的魅力,讓世界人民認識中國的國粹,是象棋將來的重要工作之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