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的起源 我國古代科舉取士制度怎麼來的?

科舉的起源 我國古代科舉取士制度怎麼來的?

科舉的起源 我國古代科舉取士制度怎麼來的?

民間傳說

  科舉的起源:科舉制是隋文帝楊堅時代開始,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廢止。共實施了1300餘年。隋文帝之前是九品中正制,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科舉取士。

科舉取士的辦法:

第一步由知縣主持的縣試錄取的稱為童生。這叫童試;每年舉行一次。

第二步童生參加省學政主持的院試選出秀才。中了秀才就可以在當地注入學籍名冊,叫進學。秀才叫生員也叫相公。童試和院試只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第三步鄉試;秀才是每隔三年參加省裡舉行的鄉試;考中的叫舉人。中了舉人就有資格任知縣及府州縣的學官;所以當了舉人就稱老爺了。舉人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到第十名是亞元。

第四步會試;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各省舉人參加在京城禮部參加的會試,考中的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第五步殿試;會試考中的貢士參加由皇帝和欽命大臣代理主持殿試。經殿試取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所謂三元及第;即是指的鄉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一名狀元。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史時的官人法;指定負責查訪本地人物的專職。公元200年,曹丕才取規定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州設大中正,郡國設中正,將本地人物評定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作為選任官吏的依據。吏部所任官吏,必須叫中正審查這人家庭的歷史名聲。擔任中正的都是世家大族,致使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間傳說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