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的起源:中國的太監從殷代就有了。甲骨文上有「 」 的字樣, 是陰莖,則表示切斷,「羌」則是殷朝西方的少數民族。這片甲骨文是敘述殷代的武丁王將抓來的羌人閹割後成為宦者以祭神。這片甲骨文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宦官記錄。
在古代中國,閹割和宮刑有很大關係。後世一般認為宮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出現,其最初的作用是懲罰不正當的男女性關係,即「女子淫,執置宮中不得出;丈夫淫,割其勢也。」《伏生書》云:「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官。」 由此可以推見,宮刑是在一夫一妻製出現以後的事,否則,就不存在什麼對男女不正當的性交關係的懲罰了。但是,以後在奴隸主和封建統治階級殘酷的迫害下,宮刑的範圍擴大了,成為濫施懲罰、壓迫民眾的一種嚴酷手段了。
這種擴大始於何時,目前已很難查考,但至遲到周穆王時,已規定「宮罪五百」。在《周禮》中,宦官被稱為閹、寺、豎。周朝時將受了宮刑的男子稱為「寺人」。「寺」 是 「士」 、「寸」二字構成的,「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史書所稱「士人」即男人;而「寸」像一隻手拿著一把小刀。「士」和「寸」合連一起就是用刀割去陰莖。
宮刑使用的範圍越到後世越擴大。例如到了戰國時期,《列子·說符篇》載,有人曾勸秦王以仁義治班固:《白虎通》國,秦王說,「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 以後,竟將這些進言者處以宮刑。《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造阿房宮築驪山時竟發隱宮刑徒七十多萬人服勞役,這裡的「隱宮」是指宮刑,可見受宮刑的人有多少!宮刑在漢朝更為普通。漢武帝時就規定了某些死刑可由宮刑來代。漢武帝生性殘酷,他在位時,正史上有記載的大臣受宮刑的就有司馬遷、張賀、李延年等人。
要說這「太監」一詞,估計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但您知道這詞其實是明清以後才出現的,從前人們可不這樣稱呼這些人,早在明清以前,這些人被稱為「閹人」,也有叫「中官」等的,當然叫得最多的,還是「宦官」。
那麼什麼是「宦官」呢?「宦」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宦」就是「養」的意思。宦者養也,古人云「養閹人而守宮使」,這意思就非常明確了,養個閹人,守在宮裡使喚。而且這行業還不分國籍,不光咱中國有,外國的宮殿裡也有。據說「太監」這個詞在英文裡的發音就源自希臘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守護床鋪的人。
那麼這個行業是怎麼產生的呢?有人說,太監之所以能夠產生,是在於專制權力的出現,為了能為統治階級更好的服務。要說這說法也沒什麼不妥,說白了,就是宮裡的活總得有人干吧,可有些事女人還真幹不了,比如力氣活,所以這宮裡的下人中還得有男人。可皇帝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女人太多了,總有照顧不到的時候,為了讓宮裡既不缺少男性勞動力,又能防止出現不光彩的事件,於是太監這個職業就產生了。從目前已有的記錄來看,早在公元前 8 世紀這個行業就誕生了。不過太監這個職業從誕生到消失,在近 3 000 年的時間裡,手術始終是一個危險的過程,難度非常的大,而且危險係數極高,手術的死亡率最高時達到 60%,就這點而言,太監同時也算是一種高危職業。
相關內容: 太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