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的由來 北京胡同的起源與胡同的命名方式

胡同的由來 北京胡同的起源與胡同的命名方式

胡同的由來 北京胡同的起源與胡同的命名方式

民間傳說

胡同的由來:「胡同」之稱由來已久,據專家考證,胡同二字源於蒙古語,意指「水 井」。當年,有水井的地方為居民聚集之地。因此,胡同的本意應為居民聚 集之地。還有一種說法:元建都北京後,將居民住房按片分開,由蒙古人分管,各片之間由通道分開。通道除供人們行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在發生火災時作為隔離帶。雖然有種種說法,但胡同的出現始於元代已為一共識。

13世紀初,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率兵佔領金中都,燒燬了城內金朝的宮闕,使中都城變為一片廢墟。之後新興的元朝重建都城,稱為大都。大都城分為50個居民區,稱作坊,如福田坊、保大坊、金城坊等。坊與坊之間為平直而寬度不等的街巷胡同。全城街巷胡同總計有400餘條。明滅元後,在元大都基礎上重建都城,稱為北京。北京城分為36坊,街巷胡同增至1100多條。 清朝建都後,沿用北京舊城,改稱京師。內城街巷胡同增至1400多條,加上外城600多條,共計2000餘條。 辛亥革命後,北京的街道胡同仍在不斷的增加,至北京解放前夕,已有3000多條胡同。

北京解放後,城市建設迅猛發展,建立了許多新的居民區,街巷胡同最多時有6000多條。近年來,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深入,北京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而街巷胡同卻越來越少。為了使「胡同」這一北京的古老文化現象延續下去,北京市政府將一些特色胡同確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這對保護古都風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胡同的命名名稱,作為事物的代號是必須要有的,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人們對胡同的最初命名,是根據其某一方面的特徵,經過流傳,最終被大家所接受並確定下來。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以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如:金魚池、龍鬚溝、北河沿等,又如崇文區的三里河大街,是以明代開鑿於此的三里河命名的。

廣安門外元代以前有蓮花水域,因而留下了蓮花池胡同、蓮花池東路、蓮花池西裡等地名。什剎海一帶的銀錠橋,風景優美。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即是這裡現在尚存的銀錠橋胡同,是直接由銀錠橋命名的。

以建築或遺址命名;如:東城區交道口的府學胡同,因明、清兩代的順天府學坐落在其中而得名。建國門內有貢院頭條、二條胡同。是因明、清兩代的貢院設在此地而得名。 其他如黃寺大街、東廠胡同、祿米倉胡同、西什庫胡同、國子監街等都屬於此類。

以人物姓氏命名東城文丞相胡同以南宋丞相文大祥姓氏命名。西城李閣老胡同,是因為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住在這裡。西城祖家街,因為這裡是明末戰將祖大壽宅院所在地。 其他如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石附馬大街、張皇親胡同、方家胡同、史家 胡同、蔡家胡同、蔣家胡同等等,皆屬此類。

以商業故地和商業名稱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區,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種植,製作並銷售真假花為業,現在留下的西花市大街、東花市大街、花市上頭條、花市下頭條等街巷胡同,都與花市有關。東四以南的燈市口大街,從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燈市,因此留下了燈市口這個地名。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曾是蔬菜交易市場。西城區有條斜街,名為煙袋斜街,這條街上,從清代至民國,直至解放,有許多商店賣煙袋,還在店門前懸掛一根大木製煙袋為幌子,這樣就自然地定名為煙袋斜街。其他,如曉市大院、牛街、珠寶市、果子巷、乾麵胡同、錢糧胡同、磁器口等,皆屬此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間傳說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