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唐伯虎的春宮畫

解讀唐伯虎的春宮畫

解讀唐伯虎的春宮畫

生肖民俗

唐寅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我從小就讀過“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這個故事真是膾炙人口,不過我長大了才知道這個故事是後人編出來的。可是,唐寅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印象在我腦海中永遠抹殺不掉,而且知道他遺留下來的書、畫現在已成國寶了。
自我進行古代性文化研究以後,就更多地關注起唐寅來。春宮畫是中國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唐寅就是這方面的頂尖級的代表人物。我看過許許多多唐寅的論述,也在國家博物館裡見過一些唐寅的書畫真跡,但是始終沒有見過唐寅所作的春宮畫的真跡。2000年7月,我去德國的慕尼黑,拜訪了曾經舉辦過慕尼黑性博物館的仙林先生,在他家中他給我看了一本唐寅春宮畫的冊頁,全冊有12張春宮圖,並有題跋,書畫俱佳,似非贗品。我對著這個冊頁,感慨萬千:你是什麼時候流落海外的呢?我們這些子孫怎麼沒有把你保護好呢?  
我們討論起中國古代春宮畫了。我說:“到了明朝晚期,中國古代春宮畫達到了一個頂峰。有些外國學者問我,為什麼中國的明、清兩代性禁錮那麼嚴酷,而春宮畫和性小說怎麼還會那麼鼎盛呢?這只有用反作用力和作用力成正比來解釋。人類的自然本性是不可壓制的,壓制的結果反而是加強。在明朝晚期,也就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唐寅在春宮畫方面可算是一個代表人物了。” 他說:“唐寅可能還要早一些吧?”   我記不住唐寅的生卒年月,瞠目不知所答。   
他就捧出一個資料箱,迅速地翻閱其中的卡片,裡面居然還有唐寅的資料。  
“他生於1468年,死於1523年,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人。”   
我無言。這個德國人如此細緻,我這個中國學者還不如他呢,真有些慚愧。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學畫於周臣,後結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等,切磋文藝,歷史上記載他是個風流才子,詩、文、畫俱佳。他率性不羈,有時用“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由於仕途多舛,就遊歷名山大川,專門致力繪事,以賣畫為生。他長於人物,特別以仕女畫見長。他畫春宮畫,與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關係,也是他風流性格不羈的表現,可能也是對當時官場和社會的虛偽以及封建禮教的諷刺和反抗。明、清兩代,有一些知識分子看透世事、絕意仕途,只是徜徉於山水之間,沉湎於婦人之樂,吟詩作畫,了此餘生。在中華性文化博物館中有一副木製楹聯,上寫“閒為水竹雲山主,靜得風花雪月權”,就是這些知識分子人生觀的寫照。  
“唐伯虎點秋香”雖屬虛構,但是他迷戀女色,經常沉湎於溫柔鄉中則是事實。中國古代的人體藝術是不發達的,因為中國古人忌諱裸體,藝術家不用裸體模特兒,所以中國古代出不了歐洲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大師。而有人說,唐寅作春宮畫,常以他所眷戀的妓女、情婦為裸體模特兒,所以才畫得那麼傳神,那麼惟妙惟肖。唐寅所繪的女性常顯得壯健豐腴、圓臉、妖冶,使人聯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繪的女性有個特點是“三白”,即前額一點白,鼻尖一點白,下頜一點白,這往往是後人鑒別真假唐寅畫的一個標準。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畫,至今傳世的有《孟宮蜀妓圖》、《班姬團扇圖》、《嫦娥奔月圖》等,但其大幅絹本的秘戲圖至今已不復見,只是在古籍中留下幾首清人題唐寅春宮畫的詩作,如:“雞頭(乳房)嫩如何?蓮船(三寸金蓮)僅盈握;鴛鴦不足羨,深閨樂正多”,“清風明月無從覓,且探桃源洞底春”等,讓後人去想像、描摹。唐寅小幅的春宮畫作品也很少傳世,據說,有一幅《小姑窺春圖》今藏日本,是他畫的。畫幅左邊有一對男女隱約地在帳中做雲雨之歡,門外一個少女在偷看,還情不自禁地把手伸進自己的裙中。清代有畫家仿唐寅畫意,畫了《隔牆有耳》,觀之亦可知唐畫之梗概。因為《小姑窺春圖》含意蘊藉,落筆精妙,許多風流名士紛紛題詞其上,如清初的陳其年就題了一首《菩薩蠻》詞說:“桃笙小擁樓東玉,紅蕤濃染春鬢綠。寶帳縝垂垂,珊瑚鉤響時。花蔭搖屈戍(開關窗戶的鐵環紐),小妹潛偷窺,故意繡屏中,瞬他銀燭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