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渾身是母性
生肖民俗
孟母:仉氏,其子孟軻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幼年喪父,仉氏守節,家庭貧困,但為了讓孟子能有一個良好學習環境,曾遷居三次,培養孟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促成孟子在日後能夠成為一代宗師。
從前看楊絳的《洗澡》,先是喜歡玲瓏心肝的姚宓,繼而喜歡姚老太,後者神光不露,無跡可尋,就像《天龍八部》裡的灰衣僧人。也不用問女兒,她悄悄地就把女兒發給許彥成的眼神無線電給接駁上了,不動聲色地差點賺了一個便宜女婿。到底是智性女人,對女兒的心事也熨貼得那麼好。見過替子女找對象的,沒見過替子女談戀愛的。
美國戲劇家奧尼爾曾經這樣勾勒:“一個強壯、安靜、肉感、黃頭髮的女人,二十歲左右,皮膚鮮潔、健康、胸部豐滿、胯骨寬大。……她嚼著口香糖,像一條神聖的牛,忘卻了時間,有它自身的永生的目的。”我想,這就是地母該亞的形象吧。這樣的體格,適宜生養,能夠挑水擔肥養家餬口,而且那一點點的遲鈍,剛好鋪展著一種單純而馴服的氣質。簡而言之,她渾身都是母性。不過,中國長得像母親的人不是這樣的。她們連那點性感都不需要了,直接就是一張寡淡溫和而沒有特徵的臉,熱毛巾抹一把五官就沒了,反正她們的色彩是在孩子身上閃耀的,比如李紈。中國最著名的母親孟母想必也長得如此。
孟軻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才定居下來了。“孟母三遷”一直成為教育界的成功典範,當然,孟母也成了房地產營銷的代言人,常有自恃靠近名校的樓盤借用孟母來說事。其後,孟母用剪斷織布的老辦法來“斷機教子”,又勸阻了孟軻休妻,把兒子馴得服服帖帖,終成大器。
孟母還對兒子說過這樣一段千古名言:“以言婦人,無擅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也,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意思是叫兒子不必理她,該去哪去哪,該幹嘛幹嘛。這句話被標榜為三從四德。從二十歲左右的新寡一直熬到古稀之年,我們無從揣測孟母這些年的心情。像李紈那樣衣食無憂一大家子小姐太太一起玩兒著來守節,都已經被園子裡的姑娘視為“神人”了,何況孟母還餓著肚子供兒子讀書。孟母把一切可能的愛情都給了兒子,兒子就是她的情人。孔子母親顏征頂著未婚媽媽的名頭,也是守了二十多年的寡才雲開見月明的。在女人不能走出門去實現自己理想和人生價值的時代,她們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丈夫或孩子調教好。
所謂“妻憑夫貴”、“母憑子貴”,女人並非沒有和現實社會議價的資格。
母性據說是女人的天性。那些有愛心的女子,總是暖洋洋地往外發散著光芒,除了對孩子,她們的寬厚往往讓情人福澤更深。重讀《洗澡》,發現許彥成和姚宓不過是一對偷情者,倒是被譏為淺薄的許彥成太太杜麗琳才真的是心胸開闊、宅心仁厚。說到底,儘管許彥成不一定心甘情願,但“標準美人”杜麗琳包容的母性,還是擊退了姚宓這種小龍女般一塵不染的年輕女人。他離不開這種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