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從什麼角度寫大明?《顯微鏡下的大明》書評分享!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顯微鏡下的大明》是馬伯庸又一部歷史紀實作品,背景放在了更加神秘的大明王朝。馬伯庸作為當下最熱門的作家,他的作品幾乎是出一本火一本。這次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並不是講述明朝的通識,而是重點介紹六個明朝時期發生的基層政治事件,可以說非常的寫實,還原了當時百姓在遭遇不公時會用哪些辦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下面就為大家摘取了兩則書評,一起先來看看吧。
《顯微鏡下的大明》書評一:
親王最讓人讚譽的就是他那一支妙筆,能從浩瀚的歷史中找出最微小的細節然後加以修飾成文。本書親王放棄了粉飾,用克制冷靜的敘事替歷史之中最底層的螻蟻之輩作傳,看本書才會懂歷史有多殘酷無情,老百姓這三個字有多鮮血淋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從長安、古董、四海等奇幻都市轉了一圈後親王終於又回到了歷史文學,並把目光放在了大明朝的最底層,由一點細節出發,從舊紙堆中找出真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梳理這些一直被忽略的史實案件。我們表面看的是明朝基層官員和縣鄉士族的鬥法,實際卻是明朝這堅固大壩由盛轉衰的徵兆,那一絲絲一毫毫不起眼的裂縫,在不久的將來卻是這看似江山永固的大明朝崩潰的最根本原因。
明朝滅亡從來都不是因為大清,明朝滅亡是因為明朝自身。
絲絹案是本書最重要也最有趣的一案,一個看似簡單的不公正稅收卻在徽州掀起了一場都牽扯到首輔和皇帝的巨大風暴。親王在書裡有句話很妙:「當一項政策實施久了,處於其中的所有人都會變得麻木,不會去思考其意義是什麼,僅僅是機械的執行,這是王朝體制不可避免的弊端。」萬事都有個開頭,我在想如果學霸帥嘉謨沒有發現稅收的蹊蹺,即自己家鄉歙縣竟然每年多繳8780匹生絹的事實,並且已經交了近200年,那麼很大的可能是不會像全縣人說的那樣立刻就吃不上飯了,反而還會無聲的持續下去。但為什麼曝出來後所有人都不幹了,一定要討個說法?
因為這有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民怨久已,這不過是個引子,明朝後期繁複的稅收和名目已經讓所有人都眼花繚亂,而最底層的農民也處於忍無可忍的邊緣,別說8780匹生絹,一匹都不行。
從首輔張居正到縣城小吏,在我看來其實所有人此時都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故而張居正想變法,底層想抗爭。恍惚間600年過去,如今我們知道答案,那已經是個無解的問題,所以看本案才更讓人心酸。而結局也是那麼的莫名其妙,表面解決了問題皆大歡喜,實際卻是和稀泥,歙縣少交的絲絹稅卻是由兵備道裡另外一個不合理的稅收來沖抵,何其荒謬。這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案子卻讓我覺得大明亡的不冤,已經病入膏肓,和稀泥的太極終究粉飾不了太平。
如果說絲絹案是官僚太極的一時勝利,那麼龍脈之爭則是看底層灰戶的游擊鬥爭。一面是關乎於全縣的科舉功名,一面是灰戶的生存吃飯,很有點精神與物質孰輕孰重的辯駁之感。而底層人民在吃飯這件事上是認真的,遇到有手段的知縣,我們便退,遇到軟弱的,我們便進。這個故事雖然是以鄉紳勝利告終,集結成冊自稱保龍案,但再仔細看下時間,雙方從萬曆開始一直爭鬥到清末,這下就懂了,哪有什麼勝利者。
胥吏案是最讓我感到毛骨悚然的,民不與官斗這句古話實在不知蘊含了多少血淚方總結出來。官與民,哪怕還不是官,僅僅是權力最末端的小吏,都可以對屁民欲予欲求肆意鞭撻,那無法無天的猖狂即使親王已經用了克制的文字依然掩飾不住。胥吏之惡,甚於猛虎。而更為難受的是即使六百多年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並沒有完全杜絕,我們官本位的思想更是從來沒有改變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最無奈的還是底層人民,歷史沒有他們,生活也沒有他們。
黃冊的故事親王說的最細最長,從建立到鼎盛再到衰敗,也正代表了明朝皇權對基層的統治強弱,一步步走向名存實亡。精彩的看點在於你會發現底層人民的智慧,再無懈可擊的制度,在人面前,都只是一張紙,只要去捅,就會破。最大的感觸是一件本來絕對的好事,在時間和體制以及人性的多重作用下,最後依然變成有些人弄權的後花園,也不知是誰的悲哀。
全書讀下來其實讓人念頭不是很通達,總覺得有股子抑鬱之氣抒發不出來,甚至於想要站起身來改變些什麼,但抬手之後卻停滯在空中,放不下來,也揮不出去,難受。這裡也不得不說親王文字的魅力,讓埋藏在歷史中的人和故事有了新的生機,讓人追思和感歎。
作者:陳友諒(來自豆瓣)
《顯微鏡下的大明》書評二:
看完總覺得心裡很恍惚,不知道這種恍惚感哪兒來的。
仔細想,才發覺,應該是因為詫異於七百年前的那些事,在七百多年後的2019年,居然還在不斷地發生,本質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徽州絲絹案裡的各地博弈,和現在的高鐵博弈,如出一轍。
婺源龍脈保衛戰和最近的秦嶺別墅案裡,官僚系統裡幾個層級之間的鬥爭,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楊干院的訟案就更常見了,隨便點開哪個新聞app,社會新聞版塊裡都能找出一大堆的類似事情。
至於黃冊庫,小吏舞弊案和正統年間的那四條冤魂,稍微對社會時政有點敏感的人,都能聯想到今時今日,2019年,還正在發生的事,而且,並不少,一大堆。
隔了七百多年,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我們總是樂觀地以為人類社會已經本質上被徹底改變了,但回過頭去看看,去做對比,會發現,人心還是那個人心,官僚系統還是那個官僚系統,皮可能換了幾層,扒下皮來看看骨頭,還是那堆一模一樣的白骨。
我不知道親王是否寫這本書時有意於春秋筆法,還是極為純粹地從故紙堆裡挑揀一些有感觸的事。
有人心的地方,哪兒都一樣,到哪個時代,都有好人壞人啊真是。
作者:戚何(來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