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註釋】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蓋:超過。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譯文】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
江水東流推不轉你佈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創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夏遷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廟,江邊有八陣圖,傳說為三國時諸葛亮在夔州江灘所設。向來景仰諸葛亮的杜甫用了許多筆墨記詠古跡抒發情懷。《八陣圖》便是其中一首。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