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自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自遣
羅隱 〔唐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得到的時候就放聲高歌沒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樣樂悠悠。
今天有酒就痛快暢飲喝他個酩酊大醉,明日的憂慮就等明天再煩愁。
註釋
得:指得到高歌機會。失:指失去這個機會。
悠悠:悠閒自在的樣子。
今朝:今日。
創作背景
本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羅隱由於生活在政治極端腐敗的晚唐社會,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便化進取為憤怒,視功名如煙雲,常常以激憤的心情、銳利的筆鋒揭露現實的醜惡,批判政治的腐敗,抒發胸中的憤懣。《自遣》就是其中較有名的詩作。
賞析
該詩成功地塑造一個活脫脫的呼之欲出的縱酒高歌的曠士形象。這個形象雖有政治上失意後頹唐的一面,而其中憤世嫉俗的品格頗得人們讚歎。他除了反映舊時代知識分子一種變態的心理外,而通過人物的形象也狀寫出了晚唐社會的黑暗現實。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一有機會便唱否則即罷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樣樂悠悠。
首句說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說便抽像化、概念化。而寫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種半是自白、半是勸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態,則給人具體生動的感受。情而有「態」,便形象化。次句不說「多愁多恨」太無聊,而說「亦悠悠」,也就收到具體生動之效,不特是為了押韻而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小詩的後兩句是說,今天有酒就喝個酩酊大醉,明日有憂慮就等明天再愁。
這兩句更將「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語具體化,一個放歌縱酒的狂士形象呼之欲出。這,也就是此詩造成的總的形象了。僅指出這一點還不夠,還要看到這一形象的獨特性。這裡取象於放歌縱酒,更帶遲暮的頹喪。「今朝有酒今朝醉」,總使人感到一種內在的淒涼、憤嫉之情。這樣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有個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義。
此詩藝術表現上更其成功之處,則在於重疊中求變化,從而形成絕妙的詠歎調。
一是情感上的重疊變化。首句先括盡題意,說得時誠可高興失時亦不必悲傷;次句則是首句的補充,從反面說同一意思:倘不這樣,「多愁多恨」,是有害無益的;三、四句則又回到正面立意上來,分別推進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覆與推進,「明日愁來明日愁」則是「失即休」的進一步闡發。總之,從頭至尾,詩情有一個迴旋和升騰。
二是音響即字詞上的重疊變化。首句前四字與後三字意義相對,而二、六字(「即」)重疊;次句是緊縮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覆。
三、四句句式相同,但三句中「今朝」兩字重疊,四句中「明日愁」竟然三字重疊,但前「愁」字屬名詞,後「愁」字乃動詞,詞性亦有變化。可以說,每一句都是重疊與變化手牽手走,而每一句具體表現又各各不同。把重疊與變化統一的手法運用得盡情盡致,在小詩中似乎是最突出的。
由於上述兩個方面的獨到,宜乎千年以來一些窮愁潦倒的人沉飲「自遣」,陶冶情操時,於古人偌多解愁詩句中,惟獨最容易記起「今朝有酒今朝醉」來。
詩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寬慰的意思。解讀此詩,關鍵全在於詩人將「愁』和「恨」排遣掉了沒有。而詩人之「愁」和「恨」是社會之愁,家國之愁,這種愁是詩人自己難以解決的。上書,皇帝不聽;勸說,皇帝不理;諷諫,皇帝會惱怒。那詩人怎樣排遣,是採取了不理、不採、不合作、不發言的態度。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雖帶有一定的消積成分,然而大多的知識分子都不發言,都不合作,那「此時無聲勝有聲」擁有很大的力量。
相關內容: 羅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