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古代「巴人」的後代。「土家」的名稱是明末清初才出現的,所謂土家,是漢語稱謂,是相對客家(即漢人)而言的。歷史記載,土家族人一直以與世隔絕的生活姿態,默默無聞地出沒於史稱「煙瘴之地」的湘、鄂、渝、黔邊界,從來沒有全面性搬遷過,是一個很穩定而獨特的民族。
哭哭啼啼辦喜事
「遠望故里盼歸期,歸來又能知幾時?門前小河長流水,女兒眼淚長長滴。」新娘在上花轎之前,已哭得聲音嘶啞,兩眼紅腫。其淒其痛,恰如生離死別。
哭嫁並不是土家族所獨有,漢、藏、彝、壯、撒拉等民族都有哭嫁的婚俗,但以土家族最為隆重及典型。
土家族的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開始,也有的前半個月、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
到了出嫁前的晚上,則是哭嫁的高潮。新娘的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也是土家族哭嫁的獨特形式。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順序一般為:「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內容主要哭訴自己的身世和難捨親人的離情別緒,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親友善待之情,還有哭罵媒人和勉勵新娘的內容。
土家姑娘很重視哭嫁,從十二三歲開始,她們就從陪哭中逐步學會哭嫁,有些父母還請來教哭的大娘當老師。誰哭得聲音嘶啞,誰哭得兩眼紅腫,誰哭得時間最長,誰就是有才有德。
歡歡喜喜送亡人
土家人是巴人的後裔,巴文化也被稱為巫文化,一談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喪,一般的喪事大多是悲悲切切,肅穆的那種,但是土家人的喪事卻辦得十分熱鬧。「熱熱鬧鬧送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這就是土家人豁達的生死觀。
山寨裡,無論誰家老人去世,必請歌師傅打喪鼓。當夜,嗩吶高奏,鑼鼓大作,鞭炮陣陣。喪鼓一響,相鄰數寨齊來奔喪。所謂「聽見喪鼓響,腳板就發癢,人死眾人哀,不請自己來」。靈堂上的舞者,每人手執一件樂器,由掌鼓師指揮。鼓聲一起,奔喪者幾人一組,踏著鼓點,合著唱詞,在靈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喪」。喪歌的曲調有「撒兒呵」、「叫歌」、「搖喪」、「將軍令」、「正宮調」、「一字詞」、「節節高」、「螃蟹歌」等數十個曲牌,節奏明快,氣氛熱烈。
土家人跳喪,一為死者歌功頌德,二為安慰死者家屬,誰都把「跳喪」當做情誼的象徵,說:「把不起耙把送不起錢,跳一夜喪鼓送人情」。「跳喪」與巴人樂舞有著淵源關係。《夔府圖經》載:「巴人尚武,擊鼓跳歌以興哀。……父母初喪,鼙鼓以道哀,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巴東縣志》卷二十曰:「喪葬,歿之夕,其傢俱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呼達旦」。好多歌詞都是唱《詩經》中「風‧雅‧頌」的內容。
鑼鼓喧天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主要特點是手腳呈同邊動作,踢踏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節奏鮮明生動。祭祀儀式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
擺手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民族史詩。擺手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小擺手又稱「社巴」。跳擺手舞不拘人數多少,少者數百,多則上萬,擺手時,以擊大鑼、鳴大鼓呼應節奏,氣勢恢宏壯觀,動人心魄。梯瑪唱的歌也叫梯瑪神歌,舞蹈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徒、英雄事跡為內容。
粗野狂放毛古斯
如果不作解說,你或許會把毛古斯舞誤會成非洲土著舞,裸露的上身、披茅草的舞衣、粗野的舞步,以及邊跳邊歡快叫喊著的土語,都像非洲土著舞一樣粗野而原始。
土家人逢年過節跳擺手舞之前,都要跳毛古斯舞。毛古斯,相傳為茹毛飲血時代的土家先民,意為「長毛的人」,後來把他們所創造的舞蹈也叫「毛古斯」。「毛古斯」中有歌舞、對話,有完整情節,有固定場次,故又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內容主要是講「先人來歷,先人生活」等。其裝扮因模仿原始人類穿樹衣、獸皮,所以從頭到腳一律披茅草替代,並在腹前捆紮紅色「草把」以喻生殖崇拜,取悅女神。傳統的「茅古斯」只由男性跳演。表演時,「全身不停抖動,碎步進退」,「舞步粗野、狂放、雅稚」,加之以土語大聲應對,畢現原始的古樸氣息。
毛古斯舞要跳六個晚上。第一晚叫「生產」,內容反映農耕和原始父系社會的生活情景;第二晚名為「打獵」,表演圍獵前祭祀獵神媒等儀式;第三晚名為「釣魚」,斥責不勞而獲;第四晚名「接親」,社會仍處於蒙昧階段;第六晚名「接客」,反映階級社會開始,官吏對土家人的殘暴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