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鞭春牛」是什麼習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現在很多人會感歎,春節的氣氛是一年不如一年,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那種濃濃的年味卻漸漸淡去。其實,在小玨看來,現在吃穿住行的需求,已經並不迫切了。年味變淡,最主要還是精神文化的缺乏。特別是許多曾經盛行的年俗,都已經被人遺忘,這就切斷了我們的歸屬感,也讓我們失去了先人們的那份眷戀和親情。
比如說有一種年俗,已經消失了好多年,那就是「鞭春牛」。當然,它不是鞭打真正的耕牛,而是鞭打泥巴製成的牛。這個習俗,在清朝之前的歷朝歷代都有記載。清代文人富察敦崇就在《燕京歲時記》中如此寫道:
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北宋的《東京夢華錄》乃至南朝宋時成書的《後漢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然而,從民間傳說來看,這個習俗形成的時間還要更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
五帝之首叫做少昊,他不僅是當時華夏部落聯盟首領,而且還是早期東夷族的首領。少昊帶領部落遷徙到黃河中下游,即今天的山東境內。他們放棄了遊牧漁獵,開始學習耕種,過著定居的生活,少昊命令自己的兒子句芒教習部眾如何耕種。第一步就是春天到來時犁田,可當時沒有現成的曆法,怎麼確定冬去春來呢?
句芒有自己的辦法,他在寒冬即將過去的時候,將蘆葦燒成灰,放置在竹筒之中。到了春冬交替的那一刻,萬物復甦,陽氣升騰,氣溫也隨著升高,蘆葦也會隨之漂浮起來。這個時刻,句芒就確信是春天的到來,讓百姓準備春耕。
可是,部眾都能聽從命令,耕牛卻懶洋洋地躺在地上,不肯出力。有人建議抽打它,可在當時甚至現在,耕牛都是農耕文明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怎麼捨得打?於是,句芒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當著耕牛的面,狠狠抽打泥牛。這也就是殺雞儆猴的道理,耕牛嚇得不敢怠慢,只好乖乖地勞動。
農耕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比遊牧和漁獵的穩定性要強,更容易豐衣足食,所以民眾也願意接受這種生活方式。句芒被奉為專職農耕的神,鞭打土牛也成為了立春時的重要活動。到了周朝的時候,它甚至被作為祭祀活動的一項儀式。
到了隋唐時,鞭春牛則更具備現實功能。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確定曆法的機構,在前一年便已經確定了立春時間。因為當時的農民識字不多,文化水平很有限,朝廷則以另外一種方式傳播節氣。他們在各地製作了句芒與耕牛的泥像,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十五之前,句芒的像就站在土牛的前面。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十五之後,兩者位置則相反。
直到宋代時,鞭春牛就固定成為了一項年俗,而且還有一整套有條不紊的規定。首先是立春這一天,由開封府的府衙開始鞭春牛,第二天才由全國各地的縣衙鞭春牛,第三天民間才開始在田上鞭春牛。同時,大街小巷之中,還在販賣泥土做的小春牛,供孩子們玩耍。
到了清朝時,鞭春牛的內涵和花樣就更加豐富了。春牛內部放好了五穀雜糧的種子,外面披上各種衣服,甚至還有花飾。鞭春牛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開鞭,然後按照長幼尊卑的順序依次進行,等到最後一鞭後,圍觀的人一擁而上,將土牛打得稀爛,並且「搶奪」灑落一地的碎片和五穀雜糧,埋在自家田里,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
只不過,這個習俗在清朝達到繁盛,也在清朝時走向衰落。由於清朝時,封建經濟開始被破壞,越來越多的人並不將務農作為唯一的謀生手段,這個習俗自然沒有那麼重要。到了民國時,工商業和手工業的興起,也讓春節年俗更多地折射當時經濟文化風貌。
值得高興的是,隨著全國各地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設,消失了近百年的鞭春牛年俗,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中。不少地方還將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申報,不知道您的家鄉,還有沒有這樣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