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是什麼意思?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孟子「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這句話是孟子才告誡人們,不實的言論會埋沒賢才,繼而導致不好的後果。這就是說,孟子這句話,一來是在強調重視賢才,二來,也是進一步指明,不實際的言論,往往會導致埋沒賢才的後果。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可以聯繫一下這句話的上下文,進行相對全面的議論。
1、孟子心中的「博」與「約」:要想簡單闡述清楚問題,先必須廣博學習
在《孟子.離婁下》中,記錄著這樣一句話: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要想言語簡練而直擊要害,就需要先廣博地學習然後再加以詳細的闡述。
也就是說,「博」和「約」實則是孟子心中的兩種境界。在學習中,要深入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就需要先全面進行廣博的學習。所以,在能夠簡單明瞭地闡述清楚問題的核心以前,必須進行廣博的學習,這是一個由繁入簡的過程,也是賢才必須經歷的過程。
成就賢才以後,得獲得人心,以此讓賢才能有用武之地。那麼,如何獲得人心呢?
2、「以善養人」,才能真正地「收服人心」
關於獲得人心,孟子又說: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這是孟子在說,用自己的善來讓人折服,這很難真正讓人折服。如果用善來影響對方、教育對方,那麼可以讓天下折服。不能收歸天下民心還能成為天下共主的人,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
在這裡,孟子在告誡為上者,想要服人,應當讓人心服,可以通過教育、感化的手段來達到「以善養人」的目的。而且孟子也說,「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也就是說,即便你是一位「賢才」,但是不可能不通過教育和感化,僅僅用自己「善」的名義讓人強制折服。還是需要通過改變對方的思想,讓對方獲得「善」的教育,以此讓對方打心眼裡和自己同歸於善。
關於這一點,朱熹評價說:
服人者,欲以取勝於人;養人者,欲其同歸於善。
也就是說,真正可以獲得人心之人,不在於將人強制折服於自己身下,而是以善養人,用善來影響、教育對方,讓對方也能成為善的存在,繼而志同道合,同歸於善。
但是,即便賢者能夠獲得人心擁護,可是也會遇到被阻礙的危險?這個危險來自於什麼呢?
3、不符合實際的言談,會對賢者造成阻礙
關於賢才被阻礙發展的的危險,孟子說:
「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孟子這是在說,不切實際的言論,會導致不好的結果,而這個不好的結果,往往應當由那些阻礙賢才的人承擔。
也就是說,真正的賢才,往往是比較務實的,不會說不切實際的話。而不切實際的話,往往會因為脫離現實,繼而造成不良後果。同時,不切實際的話,往往也會用來攻擊賢良。所以,一個君主任用賢良,那麼聽到的話,大抵都是比較切合實際的,這樣的話,賢良的人才也不會受到讒言的阻礙。
4、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大抵可以看出,孟子「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這句話表明了孟子對賢才的重視。而通過聯繫上下文,也能看出一條孟子的邏輯線。首先,要成為一個賢者,則需要先通過廣博的學習,逐漸上升自己的學識,最後能夠做到簡明扼要地闡述問題。其次,賢者投入國家建設,需要老百姓配合自己,那麼,就需要獲得民心,也是就說,為上者想要獲得民心,用自身之「善」讓對方強制折服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教育、感化等方式讓對方同樣成為「善」的存在,繼而能夠更好獲得民心。最後,即便是獲得民心的賢者,也容易受到不實言論的阻礙,所以,重視賢者的為上者,要注意身邊人是否務實,避免不切實際的言論阻礙賢才的發展,繼而造成不良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