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出自哪裡?“內聖外王”之道是什麼?

“內聖外王”出自哪裡?“內聖外王”之道是什麼?

“內聖外王”出自哪裡?“內聖外王”之道是什麼?

歷史小知識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內聖外王」之道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到「內聖外王」,有很多朋友並不是很清楚這到底是哪個思想流派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到「聖」,自然是儒家的成分居多,畢竟追求聖人之道是儒生們的終生追求。「外王」則在某個階段的儒家說法中有一種僭越的感覺。

畢竟先秦儒家、後世儒家,講究的都是匡扶社稷,為君王治天下,有「內聖」之心,無「外王」之意。雖然從東漢末年到隋唐時期,士大夫同樣加入了角逐天下的紛爭,並通過王莽、司馬懿這些大儒和文士一窺九五之器,但是在後世的儒學中,儒生們對這些改天換地的文人是不以為然的,甚至充滿了鄙視——從文人修史甚至不願意為王莽的新朝留下一筆可見一斑。王莽的新朝地位甚至不如武周王朝,可見文人對「外王」發自心底的牴觸。

在儒生心裡,「內聖」是個人修養的極致,而「外王」卻是意圖打亂階級秩序,混亂天下的行為,這種觀念,一直到宋朝時期的「事功學」成型,才把「外王」和建功立業、封侯晉爵慢慢等同,「內聖外王」這個詞語才逐漸在儒家學問中變得正大光明起來。直到心學的王陽明,綜合了主觀、客觀唯心主義,發展了理學,同時在事功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一個「內聖外王」的典型儒家代表人物。

然而「內聖外王」這個詞語直到清末,才有很多大學問家開始關注和研究,並寫出專論。這些解釋、闡述基本上是以北宋後理學、心學流派進行的,都是儒學大家的論證,以至於到了今天,很多人都以為「內聖外王」是儒家提出,而且接受這些儒生的釋義。

其實「內聖外王」出自《莊子·天下》: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也就是說,這個詞是道家提出來的。

那麼對這個詞的近代理解,雖然以儒家的為主流,但我們可以說,都是闡述和發展,若要瞭解莊子態度的真意,還得區別對待主流和從《莊子·天下》原文以及莊子自身修為認識發展出來的觀點。

儒家觀點如上所敘,「內聖」自修,「外王」事功,這一方面解釋是以梁啟超的說法為代表,即「內足以資修養而外足以經世」。簡單說,就是以儒家的標準,做好人,辦大事。道德修養達到極致,即為「內聖」。經濟事功達到極致,即為「外王」。

這種說法得到了馮友蘭、牟宗三、徐遠和、熊十力等人的支持,影響深遠。而能夠發現儒道不同,作出更適合莊子本意解釋也大有人在,如錢基博、張舜徽等。張舜徽提出:

莊周之學,與孔孟異趣,則其所謂聖、王,自非儒家之所謂之聖、王。

這就明確指出,你們現在說的「內聖外王」跟莊子說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為什麼不是一回事?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則做出了詳細解釋:

內聖外王之道,莊子自名其學;而奧旨所寄,盡於《逍遙游》、《齊物論》兩篇;蓋《逍遙游》所以喻眾生之大自在,而《齊物論》則以闡眾論之不齊。則是《逍遙游》者所以適己性,內聖之道也;《齊物論》所以與物化,外王之道也。

話雖了了,殊為精當。讀過《莊子》就知道,《逍遙游》是莊子哲學中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個人的內修極致,《齊物論》是討論萬物一齊,處理自我與世界如何相處的問題。所以,莊子提到的「外王」實際上是指融入萬物,和諧相處。內聖即「適己性」,外王即「與物化」。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內聖」,道家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也不是一回事。莊子所謂的內聖,指的就是「坐忘」以達到「心齋」,是剔除個人私念,不為慾望所困,達到「心與物游」、「獨於天地精神向往來」的逍遙境界。而儒家的「聖人」是道德和事功都做到極致的人,也就是說本身道德修養極高,且為人類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

道家的聖人是為自己成聖,儒家的聖人是為他人成聖。

而儒家的聖人在成聖的過程中的不斷修行和努力,為了事功的成功而拚搏,其實在莊子的眼中看來,這些努力本身就是對道的違背,是阻礙個人成為道家「聖人」的絆腳石。在老莊哲學眼中,儒家窮盡所能達到的高度也僅僅是「道與德」中間「德」的部分,離真正的「道」還差著距離。

孔子在和老子交談過後,反而放下了玄而又玄的「道」,努力將「德」做到極致,開創出世世代代儒生要繼承的「往聖絕學」。

莊子所說的「外王」,即「與物化」,和萬物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既不悖逆外物,也不為外物所困。這種在紛繁複雜的外物社會之間而不受損傷地遨遊,既是源於「內聖」,也是「外王」的表現。

自身修行達到極致,與外界和諧共生——這就是莊子內聖外王之道。

但自北宋以來,儒家借用了「內聖外王」的名詞來解釋儒家思想,「內聖外王」就成為儒家的內在道德追求和外在建功立業努力的最高標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