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是儒林外史裡作者塑造的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前期因為家貧,所以,說話做事都沒有底氣,唯唯諾諾,窩窩囊囊的樣子。
這種狀態的范進不偷不搶,對人和社會沒有傷害性,也沒有道德上的污點,和妻子老母一家三口雖然清貧,家庭氣氛卻不錯。
多少人因為范進而讀這本書
中舉時鄰里主動幫忙的表現也說明范進平時為人也很好,收到第一筆「收入」後,還第一時間給了老丈人兩錠銀子。
其表現讓大家對他頗有好感。
到范進的母親去世,范進表現得也中規中矩,母親安葬好後,和張靜齋去拜訪高要縣縣長湯知縣。
在與湯知縣吃飯時,卻有這麼一幕,刷新了我們對范進的看法。
(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擁進後堂,……。
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
靜齋笑說:「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動。
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的竹子的來,方才罷了。
丁、遭遇,憂、喪事。
丁憂就是遭遇到母親去世,「遵制丁憂」是指,按當時流行的標準,遵守「官員家遇到喪事」的制度,比如守孝三年,不洗澡、不剃頭、不進行大型娛樂活動等等;這個標準可寬可嚴,沒有硬性規定。
春秋戰國時就有守喪期的說法
湯知縣聽說范進要「遵守丁憂」,連忙配合,換了身莊重一點的衣服。
吃飯時,因為用的杯子盤子都是銀的,對遵制的范進來講,有「超標使用」的嫌疑,范進退前縮後,不肯用。
知縣連忙換了低一檔的磁杯和象牙筷子,范進還不肯用。
最後換了一雙最普通的低檔竹筷子,范進才肯用。
接下來,看到范進如此高標準嚴格要求居喪期自己的行為,湯知縣有了另一個擔心。
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會備辦。
這范進居喪標準這麼高,自己備的飯菜會不會超標?
嚴重超標
接下來,一句話讓人笑噴。
後來看見他在燕窩碗裡揀了一個大蝦丸子送在嘴裡,方才放心。
何止酒啊,大蝦丸子該吃都吃。
在不痛不癢的筷子問題上,要換了三次才肯用,嚴格要求自己。
在關乎體驗是否舒服的食物方面,標準要低得多。
這個和孝不孝無關,純粹就是裝啊~看似淳樸真實,原來道貌岸然。
連在一起讀一遍,能感覺到諷刺效果不?
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
靜齋笑說:「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動。
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的竹子的來,方才罷了。
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會備辦。後來看見他在燕窩碗裡揀了一個大蝦丸子送在嘴裡,方才放心。
知縣只是「方纔放心」,沒有任何心理波動,是因為他見過類似的人多了去了,甚至沒準他本身也是這個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