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根據壯族的意願,創製了統一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在創製過程中有過「老壯文」和「新壯文」兩種方案。
「老壯文」是1955年12月由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和廣西語委根據壯族地區47個縣52個點的壯語方言材料,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製的。
這個方案共設32個字母,其中有11個是非拉丁字母。方案經兩年試用後,於1957年11月獲國務院批准,正式在壯族地區推行使用。到1959年底,廣西建立了52所壯文學校,參加壯文學習的群眾達290多萬人。1966年以後,由於「文革」的衝擊,壯文的推行被迫中止。
1980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根據群眾的要求,決定在壯族地區恢復使用壯文。但由於原有壯文方案中所夾雜的11個非拉丁字母影響了整個文字形體的一致性,因而造成壯文在學習、打字、印刷以及電子計算機運用方面的困難。
因此,壯文必須統一字母形體,實行全盤拉丁化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這一點,廣西語委於1982年前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民族學院的配合下,對原來的壯文方案進行了部分修改,並於1982年2月2日獲國家民委批准公佈。
這樣,壯文方案從原來的32個字母減至26個字母,既簡潔又統一,實現了全部拉丁化。
由於新修改的壯文字母與英文的26個字母等同,所以,能採用英文打字機和英文印刷機器進行打字印刷,更便於輸入電子計算機。
而今,在國家的關懷下,百越的後裔,古老的壯族和其他民族一起,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營造著幸福的生活。就像當年周總理的期望一樣,充滿活力,蓬勃向上。
相關內容: 壯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