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習俗 羌族有著怎樣的喪葬習俗

羌族習俗 羌族有著怎樣的喪葬習俗

羌族習俗 羌族有著怎樣的喪葬習俗

民族文化大全

據當地羌族老端公和一些老人說,雞公寨一帶羌人清末仍盛行火葬,每一村寨(即一姓)都有自己的火墳場,外地人和招贅上門者死後不得入此火墳場。火葬時由舅家發火,各村寨火葬場火墳場遺址至今猶存。到辛亥革命後才逐漸盛行土葬(當地羌人稱為「血葬」。)據說因火葬子孫不繁衍,乃改行土葬。按當地羌俗,人死後孝子(與死者居住在一起的兒女)將死者的床草搬到村外焚燒,鳴槍三響,表示禮送死者靈魂,借向村寨鄰里報喪。同時孝子立即赴死者直系親屬家報喪,上門磕頭,報告死者逝世時日和安葬事宜,孝子到舅家時,舅家照例要孝子舉行盛大葬禮,提出具體要求。孝子一般都一一應允,而辦理時按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如死者受虐待而死,則當別論。

在報喪的同時,喪家緊張準備,如請道士擇吉將死者入殮,設靈堂和靈位牌。門上張貼喪事對聯等等。何家大門對聯為「子哭靈前」,副額為「永言孝思」;上聯為「夜靜不隨流水去」,下聯為「心閒反笑白雲忙」。二門對聯的橫額是「還山安葬」,副額為「哭泣之哀」;上聯為「對對金童來迎接」,下聯是「雙雙玉龍捧花迎」。棺材上插紙剪的引魂幡和錢樹各一個。這些與漢族辦喪事頗相似,足見其漢化程度頗深。

惟羌族死者的靈堂不設在供奉家神的堂屋中,而設在鄰尾的屋內,死者棺材不置於靈堂屋子正中,而置於緊靠牆壁處。棺材旁(緊接死者頭部)置死者靈牌,牌上寫死者性別、姓名、享年若干。在堂屋加神神龕前置「祖師牌位」,供奉直系親屬各祖先;祖師牌位側置「代存牌位」,供奉旁系親屬各祖先。這兩個牌子乃因家中死了人而聯帶設置,表示新故亡靈一起祭奠,而將舊亡靈分別親疏進行。

從死者入殮後即進行一系列準備,棺材靈柩大體在靈堂停放三天後凌晨安葬。

第二天(八月十一日)請道士唸經超度死者。死者為男性,念金剛經;死者為女性,念大小血盆經,均為佛教經書。喪家和死者親屬在這一天都進行緊張的準備,喪家殺豬買菜,準備迎接和招待前來弔喪的親戚則辦置各種禮物和祭品,請人做各種紙花(羌人稱為「紙糊」)。

第三天(八月十二日)辦喪事進入高潮,親戚均於是日前來弔喪,舉行盛大祭祀活動。鄰近的幾十戶沾親帶故,各戶都到喪家襄幫。其他寨子死了人,須與喪家沾親帶故者才前往襄幫,否則可以不管。此次喪事,何家及其親戚共請了六個端公(許,其中有三個老端公),六個盔甲(「格沙」,為羌族守護神,又稱八大將軍)。盔甲神一般由端公的助手或徒弟裝扮。解放前辦喪事時,扮盔甲神者須戴皮帽、身穿牛皮製的鎧甲,重三十斤,今永和尚存一件舊鎧甲。解放後裝扮盔甲神者均不戴皮帽,也不穿皮鎧甲,僅手中拿三叉紙花,紙花的三叉各有表徽,一叉代表山頂神,一叉代表腰樹林神,一叉代表山腳平神。

    據端公和辦盔甲神說:喪家及其親戚之所以在舉行喪事活動時要請他們,一則是主持祭祀儀式;二則前來弔喪的親戚較多,便於有計劃的迎接安排;三則祭祀時鼓樂齊鳴,唱跳並舉,安慰亡靈,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端公和盔甲,就不成其為隆重的喪禮。

    解放前喪家給他們的酬金一般為每人兩個大洋,敬神的糧食(一般為兩升玉米)和一個刀頭(一般為三斤豬膘)歸端公所得,解放後喪家除供他們酒食外,僅給他們一張孝布,不給酬金,敬神的糧食和刀頭認為喪家所有基本上為襄幫性質。

相關內容: 羌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族文化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