鋩鼓舞產生於哈尼族以狩措為生的古代。人們為了在狩獵時進行聯絡和邀約獵手,由無意中發現打擊山中空心樹會發出響聲,於是他們用原木鑿空繃上牛皮,做成了鼓。鼓聲除進行聯絡和邀約獵手外,有時也可以輕輕地敲擊起到吸引獵物的作用,若是單身或人少而碰到猛獸時,急風暴雨似的擊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獸防身自衛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又模仿農業生產的農耕動作,使鋩鼓舞得到了豐富的發展,特別是銅的發現和利用,開始有了鋩,成了名副其實的錯鼓舞。
鋩是代表谷子的飽滿,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鋩鼓舞是祈禱莊稼飽滿、糧食豐收或慶賀節日喜事的一種主要活動。特別是哈尼人祈禱風調雨順、萬事吉祥的傳統「祭龍」儀式,更是離不開鋩鼓,他們總是將鋩鼓舞貫穿始終。
太陽西下催人歸,當我們踏上返程的路時,那迴腸蕩氣、震天動地的鼓聲仍在耳邊迴響。那激越奔放瀟灑勁健的舞姿還在眼前閃動。我問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有何感受時,他們很高興地說:「很好,這麼美的舞蹈,應該把它推出去。」
其實,近年來,建水的哈尼族鋩鼓舞已走出深山,多次參加了省內外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動,在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和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的開幕式和閉幕式上,以動人心魄的震撼力,受到稱讚。
在首都舉行的中華鼓舞大賽中獲最高獎——山花獎。還在意大利蒙特卡尼第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上獲最高獎——蒼鷺獎。鋩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華,而且對研究哈尼族歷史以及繁榮今天的民族舞蹈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它為建水的旅遊業增添了一道民族風情的新景觀。
相關內容: 哈尼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