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主要居於紅河南岸的紅河、綠春、元陽、金平等四縣;雅尼居於西雙版納自治州及瀾滄縣;卡多、豪尼、碧約、布都、白宏等均交錯聚居或散居於景東、鎮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縣。本民族內部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盡一致。
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秦漢時期稱「昆明叟」,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烏蠻」,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稱「和蠻」,元朝稱「斡蠻」、「斡泥」,明朝稱「窩泥」、「和泥」,清朝稱「和泥」、「窩泥」、「禾尼」。
哈尼族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名稱的出現及其分佈變化,反映了歷史上他們遷徙流動的情況。名稱雖多,其音義卻基本一致,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都從「和」音,其義仍為「和人」。
可以說,哈尼族兩千多年來基本上就具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和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人數較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民族統一的名稱。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1東來說;2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3紅河兩岸土著說;4「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
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遊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遊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
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
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近百年來,哈尼族人民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局限,都歸於失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革命鬥爭才逐漸走向勝利。早在大革命時期,今開遠、蒙自、個舊等縣、市就已經有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繼而擴大到滇東、滇西各縣。
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縣,是當時雲南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黨組織了讀書會、「窮人相幫會」等活動,教育和培養了廣大貧苦農民及許多優秀的哈尼族知識分子,在哈尼族地區撒下了革命的火種。1947年底,中共滇南臨時工委在個舊秘密建立。
次年,在元江彭澤正式建立紅河地區的游擊武裝。這支隊伍東征西戰,不斷壯大,1948年正式編組成「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自衛軍第三縱」,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極大的響應和支持,黨領導下的哈尼族地區的人民游擊武裝,迅速燃起了革命鬥爭的燎原烈火,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偉大勝利。
相關內容: 哈尼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