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人民與鄰近的彝、漢、苗等民族和睦相處,往來頻繁。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共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由於民族間交往日深,互相影響也日增。門史書中所記載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復存在。清末民初,具有易門地方濃郁特色的各種民間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學習過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流傳、演變,逐漸化為本民族的舞蹈。
例如,居住在綠汁江流域的哈尼族,因與當地彝族阿陸人雜居,隨著歲月的流逝,竟與當地彝族跳一樣的民間舞一一「葫蘆笙」。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在當地彝族、哈尼族人民中,享有「笙王」的美稱。又如大朋多村,民國初年晉寧縣木鮓藝人普韓秀將「花鼓舞」傳到了該村;後來草箐、水塘等地蘇納人的民間舞蹈「找老跺比」、龍泉鎮漢族的民間舞「裝春」等也傳到了此地。
長期以來,大朋多哈尼人便用「花鼓舞」和「裝春」替代了祖傳的「擊鑼鼓搖鈴,頭插雞尾跳舞」的「洗鬼舞」。用納蘇人老少喜愛的「找老跺比」取代了本民族原來的「揮扇環歌,撫掌踏足,以鉦鼓蘆笙為樂」的傳統舞蹈。
被各地哈尼人民稱為「我們的舞蹈」的「葫蘆笙」、「花鼓舞」、「裝春」、「找老跺比」等,都受到當地哈尼人的厚愛,他們盡量保持原舞蹈的風貌,不隨意更改。
哈尼族歷史悠久、支系很多,在不少民歌中都帶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此外有邊歌邊舞的自娛性舞蹈《羅索》、《得波措》和民間《扭鼓舞》、表演性的《棕扇舞》等。
相關內容: 哈尼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