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故事典故大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出處】

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釋義:

意思為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故事】

南北朝時期,公元550年,東魏的政治大權被當朝的丞相獨攬,這個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統攬著東魏所有的政事,並且有篡權奪位之心。當時的魏孝靜帝(元善見)只是一個「居其位,不謀其政」的皇帝。後來高洋逼迫魏孝靜帝退位,將皇位轉讓給他。高洋就這樣運用卑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新的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北齊,高洋做了北齊的文宣帝。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防止東魏死灰復燃,東山再起,高洋大滅東魏元氏政權的勢力,對東魏的皇族斬盡殺絕,幾乎不留活口,以此來免除後患。

高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極其殘忍。他首先殺死的就是魏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他用毒酒將他們毒死。之後,高洋還是覺得留有隱患,就下令把元氏宗室近親44家逮捕下獄。前後共處死七百多人,就連嬰兒也不放過。將元氏宗親殺害後,高洋還叫人將屍體拋到漳河裡去餵魚。

高洋的行為很快就傳播開來。傳到了元氏的遠房宗族那裡,遠房宗族非常恐慌,生怕什麼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頭上來。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聽到這話後,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非常氣憤地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改為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我寧願死而保持氣節,不願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膽小怕事的元景安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稟告給了高洋。高洋隨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並且陞官發財了。

但是,好景不長,殘酷的屠殺不能挽救北齊搖搖欲墜的政權。元景皓被殺不久,高洋因病死去。過了十幾年,北齊王朝也滅亡了。而元景皓那「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正義行為,卻一直受到後世人們的稱頌。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把元景皓的「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簡化引申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個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故事典故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