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退避三舍」是指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國時,為感謝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兩國戰場交鋒,晉國將退避三舍的承諾。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繼承國君之位,晉楚兩國也真的發生了戰爭,而晉文公則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晉軍主動退兵九十里,最終晉國在城濮擊敗楚軍,一舉奠定了晉文公的霸業。
流亡公子的承諾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重耳逃出晉國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他一路先後流亡翟、衛、齊、曹、宋、鄭等國,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大部分諸侯國都不怎麼待見這位晉國的流亡公子。
後來重耳來到了當時最強盛的楚國。在此他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楚成王甚至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重耳。這讓當時落魄流亡了十幾年的重耳受寵若驚,在一次宴會上,楚成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如果重耳回到晉國繼承君位,會如何報答自己。重耳回答說「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今後如果萬一我們在沙場兵戎相見,我將為您退避三舍。」這就是退避三舍的由來。
當時楚國的大將子玉聽到了重耳的話,他認為重耳出言不遜,我們楚國如此禮遇你,你卻想著怎麼和我們打仗的事。於是他請求楚成王殺了重耳,結果被楚成王拒絕。
晉文公兌現承諾
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將近二十年的重耳回到了晉國,登上國君之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回到之後的晉文公勵精圖治,又遵循齊桓公的「尊王攘夷」的老路尋求稱霸中原,由此引發了與楚國的矛盾。
雖然晉文公很注意不直接與楚國發生衝突,但是背後的小動作也從來沒有停過。由於晉楚兩國都志在中原,那麼矛盾就不可避免。雙方最終在公元前632年走到了兵戎相見的一步,在開戰之前,面對咄咄逼人的楚軍,晉文公以兌現承諾為由,讓晉軍從陶丘主動後撤九十里(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捨,所以退避三舍就是退兵九十里)。楚軍在大將子玉的率領下,繼續緊追不捨,雙方最終在城濮展開決戰。
在城濮嚴陣以待的晉軍,先是利用優勢兵力擊敗以楚國盟友為主的右翼,然後示弱誘敵伏擊楚軍左翼。兩翼皆敗的楚軍在主將子玉的率領下狼狽撤出戰場,晉軍取得完勝。此戰也一舉奠定了晉文公的霸業,戰後晉文公沒有乘勝追擊楚軍,而是班師而回並在踐土會盟諸侯。
兌現承諾背後的計謀
在城濮之戰中晉文公兌現承諾主動後撤,從表面上看是為了報答當年楚國和楚成王對自己的禮遇和恩情,但是背後卻隱藏著許多計謀。
兌現承諾使晉文公沒有陷入道德陷阱。晉楚之戰不可避免,如果晉文公為了勝利,不顧當年的承諾,直接與楚軍作戰,那麼晉國和晉軍就將陷入道德陷阱。雖然春秋無義戰,講仁義的宋襄公和晉文公還是熟人,而且當時與宋襄公爭霸的正是楚成王本人。但是在做人做事佔據個理字顯然是有益無害,尤其是雙方實力較為接近的時候。
主動後撤又給楚軍設下了道德陷阱。晉軍的主動後撤,維護了晉文公講信義的名聲,同時讓晉軍的後撤不會使士氣下降,因為這是講信義知恩圖報的表現。而晉軍的後撤又給楚軍設下了陷阱,如果楚軍不追擊,則晉、楚兩軍算平手,而晉軍的後撤得到了講信義的好名聲,而且維護了自己之前已經取得的外交成果(引起戰爭的小國都倒向了晉國,秦齊兩強也與晉國結盟)。如果楚軍繼續追擊,則會陷入「下克上」的陷阱,因為晉軍已經禮讓後撤,楚軍再追就是得寸進尺,而且按照當時的禮儀,晉國是國君親臨戰場,楚國則是臣子領兵,晉國以國君禮讓臣子,而楚軍再追,就是臣子追擊國君,這就是「以下克上」不講道理。
由此可見,晉文公的主動後撤,維護了信義之名,而楚國主將子玉窮追不捨,則是以下克上,不講道義。這樣一來,晉文公的退避三舍在這場戰爭中使晉國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