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平晚行【唐代】王勃,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懷土和倦游情這樣的詞是典型的羈旅思鄉的象徵。連續三首詩,詩人多次運用百年和千里這樣的時間和空間交織進行的搭配,使得愁緒不僅僅瀰漫在紙頁上,更是充斥在整個空間裡,並且隨著第四維時間的推移更加的濃重。彷彿我們回到了那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看到詩人的衣帶正飄動,感覺到詩人的思緒剛剛開始。百年,和千里,又運用的誇張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圍。
戍道就是為了防守邊疆而修的戰道。王勃是非常渴望從戎報國的。在《滕王閣》中,他道:「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柳宗元的《小石潭紀》中一段極其別緻的描寫:「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於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詩中,無論是心中的渴望還是自然的美景都無法吸引詩人,高低錯落如何,遠近鳴環又如何。作者在這裡追對它們作了粗略的帶過。
澗葉繁密到無法細分顏色,山花也無法辨名。照理說,已經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見到了仙境般的景色,這種景色,現在僅僅作為詩人羈心的反襯了。詩中,一個才分色和一個不辨名,是不著一色,而寫盡風流。
面對如此美景,詩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裡才會結束。言下之義就是還鄉。獨在異鄉,那種孤獨和淒涼,日暮都會浮現和膨脹。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讓他淒神寒骨。所謂的「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變成「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