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原文、註釋譯文及賞析

唐代詩人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原文、註釋譯文及賞析

唐代詩人韋應物《新秋夜寄諸弟》原文、註釋譯文及賞析

唐代古籍

《新秋夜寄諸弟》唐代韋應物所作,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新秋夜寄諸弟

韋應物 〔唐代〕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

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相隔兩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這晚上,能與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高高梧桐樹飄落一片枯葉,獨坐在空空的書齋裡,思念著故鄉親人。

朝廷對我剛剛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為解除人民的災難和憂患,況且本來自己的身體就不太好。

雖然十分思念諸弟,但畢竟分別時間不算太久,還是不要過於在意這短期的分別,以致顏鬢蒼老,歲月失時。

註釋

星河:銀河。

空齋:蕭條的居室。

用:因為。

人瘼(mo):即民瘼,民生疾苦。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而改。

微痾:小病。

顏鬢:容顏,鬢髮。

蹉跎:虛度年華,指衰老。

賞析

首二句言新秋,但從中已流露思弟之苦:「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這兩句,「俱秋夕」的「俱」字,從兩地落筆,點出與弟相思難會之苦;而秋風蕭索之夕,更從季候中烘襯出一層悲涼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襯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別無可共。從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歡聚,同桌共餐,攜手同游,文津共渡,詩文同賞,無話不論,何等歡欣;而今「共望」的,卻只「星河」在天。一個「共」字,反襯出詩人極其寂寞之感,透出詩人極其憶昔之情。

如果說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歸之心還暗藏於字面之後,那麼,次二句的這種感情表現得就更加明顯了:「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俗話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高大的梧桐樹上,秋風偶吹黃葉落地,便引起詩人無限的思歸之情。「高梧」對「空齋」,雖是衙署中實有之景,卻正契合著詩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葉下」對「秋思多」,表面是因果關係的對仗,好像因「葉下」而生「歸思」之想,而實則是因「歸思多」才更注意了節候的變化,由此襯出詩人思念諸弟之殷切。念弟思歸畢竟是個人小事,從政愛民才是職責大事。作為清正的官吏,詩人在這一點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寫道「方用憂民瘼,況自抱微痾。」為遞進之語,為尾聯內容轉折作鋪墊。「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兩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從政愛民,切不可因思念諸弟而使歲月蹉跎。勸勉自己不要因念諸弟而變得蒼老,正說明思弟情深,難於忘懷。

這首詩語言淺近,感情深摯,詩人能把個人小事置於從政大事之下,體現了一位清正官吏應有的思想品格。詩雖是古體,但有些詩句卻清麗而又對仗工穩,情深而又不獨溺於己情,表現了詩人嫻熟的寫作技巧。

創作背景

《新秋夜寄諸弟》作於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當時韋應物四十七歲,這年初夏,詩人由比部員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詩人籍貫長安,原來又在中央任職,所以常和諸弟棲游共處;今雖陞遷,但遠在外郡,因而秋來十分思念諸弟,感秋而有此作。

相關內容: 應物唐代詩人韋應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唐代古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