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
古詩《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台址。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 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學家,擅長五律與五絕,在駢文上的文學成就極高。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王勃所作的五言絕句《山中》吧。 生活在這紛擾的世界,難免會有很多讓人傷感
王勃的一生猶如隕石,既絢麗又短暫,留下的光輝不僅照耀著當時的大唐,千百年之後同樣無法抹去,直至今日,仍然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王勃僅活了二十七歲,卻留下許多不朽的佳作
古詩《餞韋兵曹》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古詩《重別薛華》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樓台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重別薛華》的譯文 明月照在珠光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相和歌辭·江南弄》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雲幾相送。 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紫露香煙眇難托, 清風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
古詩《雜曲歌辭·雜曲》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智瓊神女,來訪文君。蛾眉始約,羅袖初熏。歌齊曲韻, 舞亂行分。若向陽台薦枕,何啻得勝朝雲。
《普安建陰題壁》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山川雲霧裡,遊子幾時還。 《普安建陰題壁》的賞析: 長江、漢水深得沒有底,梁山、岷山高得不可比上,天天生活
古詩《懷仙》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鶴岑有奇徑,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 常希披塵網,眇然登雲車。鸞情極霄漢,鳳想疲煙霞。 道存蓬瀛近,意愜朝市賒。無為坐惆悵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其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
古詩《山亭夜宴》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示闌,林端照初景。 《山亭夜宴》的譯文 一些有幽情雅
古詩《滕王閣詩》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安在? 檻外長江空自
《扶風晝屆離京浸遠》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帝裡金莖去,扶風石柱來。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扶風晝屆離京浸遠》的作者: 王勃,字子安,與駱賓王,楊炯,盧照鄰並稱「初唐
《秋日仙遊觀贈道士(一作駱賓王詩)》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石圖分帝宇,銀牒洞靈宮。回丹縈岫空,復翠上巖櫳。 霧濃金灶靜,雲暗玉壇空。野花常捧露,山葉自吟風。 林泉明月在,詩